某品牌手机辐射超标引消费者担忧 手机辐射会危害健康吗

来源: 红网
2024-06-21 05:03:54

  某品牌手机辐射超标引消费者担忧

  手机辐射会不会危害健康

  ◎实习记者 吴叶凡

  然而,最近法国国家频率管理局发布的一项检测结果,却令一些手机用户坐立难安。该局检测出国外某知名品牌手机辐射超标,由此电磁辐射影响健康的话题热度再次升高。

  那么,电磁辐射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某品牌手机辐射超标没有在上市前被查出来?手机电磁辐射超标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带着这些问题 ,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与电离辐射有本质区别

  电磁辐射是一种自然现象,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会产生电磁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泄漏的现象就是电磁辐射。

  “人们常说的电磁辐射、电离辐射,是人为界定的,实际上无论是高频率的辐射还是低频率的辐射都在地球上自然存在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通信专业博士张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电磁辐射与令人谈之色变的电离辐射有着本质的区别。电离辐射频率高、能量大,会破坏人体化学键,影响人体健康。核辐射就是电离辐射。

  “相比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频率低、能量弱,它不会打破人体的化学键。”张弛表示,如果电磁辐射足够高,它的加热作用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手机、路由器、基站等,它们的频率较低、能量较弱,远达不到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强度。

  是否造成影响与辐射量有关

  手机上市前需经过辐射检测,但当时的检测结果不超标,不意味着以后也不会超标。张弛介绍,手机厂商通常会为了优化用户使用感受,通过升级软件把发射功率调高,借此增强信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手机在上市后才被查出辐射超标。

  电磁辐射是否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关键在于辐射量。目前,我国与电磁辐射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于2014年发布的国家标准《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另外一个是与手机辐射更为相关的标准——《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局部暴露限值》(GB21288-2007),其中规定“任意10克生物组织、任意连续6分钟平均比吸收率(SAR)值不得超过2.0瓦/千克”。

  国家在制定电磁辐射相关标准时,通常会把“红线”设在比安全值更高的位置。资料显示,《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标准为制定基础,该标准采用了5倍以上的安全系数。

  同时,张弛补充道,手机的辐射值即使稍稍超标也无需担心,因为其本身最大发射功率也达不到对人体造成危害的程度。

  科学实验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三体1·地球往事》20万余字的篇幅,影视化后有30集,实在是太冗长了。可以想见,原著粉会认真去抠剧版的草蛇灰线,会对各种细节津津乐道。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路人观众反应普遍冷淡,收视数据和播放数据是最直观的呈现。

  在莲塘口岸周边,一些房产中介也告诉记者,最近来自香港客户的咨询量明显增多。“由于莲塘口岸新开通旅检功能,加上莲塘和盐田周边的居住环境好,但房价在深圳市区内算相对低位,所以这边的房子开始得到一些香港客户的关注。”某房产中介说。

  <strong>发现工资低于最低标准怎么办?</strong>

  社会上所谓的“征信修复”,实质是不法机构和人员利用公众不了解征信和删除征信不良记录的心理,故意混淆征信异议的概念,通过误导、欺骗的手段达到其非法牟利的目的。如果寄希望于所谓的“征信修复”,不仅不能删除无误的征信不良信息记录,还可能会上当受骗遭受经济损失,甚至涉嫌违法。

  部分民营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则表示,新政策的实施是对他们的一项“两难考验”:不进行用工改革、培养自有工人,接项目将受到限制,培养自有工人又不得不考虑经营成本。

  芬兰央行年初发布的芬兰经济预期报告指出,2023年芬兰通货膨胀率将进一步上升。原因在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供应链长期中断导致消费价格普遍上涨,虽然原油和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将减缓通胀率的上升,但高昂的电力成本将使价格压力居高不下。部分价格压力将蔓延并最终转移至食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在芬兰央行一项消费者信心调查中,受访者认为现在是对消费者特别糟糕的时期,消费者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意愿很低。如果芬兰的高通胀持续时间超过预期,消费者购买力和私人消费的削减幅度可能会比预计的更大,持续时间也会更长,这将使经济衰退比预期更严重。

牛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