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比例低至7.5%,山东这一地再降买房门槛

来源: 中国网推荐
2024-06-06 17:13:07

青海11月8日新增本土感染者“4+96”蜜桔AV地址,

  在买房首付比例进入“15%时代”之际,有城市宣布再减半!

  在全国买房首付比例进入“15%时代”之际,有城市宣布再减半!

  近日,山东青岛胶州市推出房票安置、购房补贴、商品房团购、共有产权人才房等多项激励政策和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商品房团购政策引发广泛关注。

  具体而言,胶州市面向全市卫生系统、教育系统、大型工业企业的单位职工开展商品房团购。团购房源方面,面向全市符合要求的所有在售房地产开发项目,要求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手续齐全、达到预(销)售条件、无延期等风险的在建或存量已建未售商品房。

  参与商品房团购,还有多项优惠政策。一是年度最低价保障,确保团购池房源为2024年度内同等房源市场最低价,且为网签后半年内最低价。二是在此基础上,争取开发企业再让利5%~10%。三是购买家庭首套房且收入相对困难的,首付款可按50%缴纳,剩余50%首付款可缓交1~2年交齐。

  通知显示,上述降低首付的政策,由市住房服务保障中心协调开发企业,优惠条件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由开发企业解释并实施。此外,还可享受银行房贷最优政策。新规自五月底起施行,有效期两个月。

  胶州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青岛市代管。此前,青岛方面出台新政,首套房首付最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25%,首套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设下限。这意味着,胶州的政策更进一步,在15%首套房首付比例的基础上,可做到7.5%的最低首付比例。

  “若是按照目前胶州首套房15%的首付比例计算,团购首付比例其实为7.5%,这显然是目前市场上最低的首付比例要求,且属于官方性质,很容易受到外界关注。”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记者随机咨询了胶州当地四个楼盘,相关销售人员均表示可以“低首付”。“可在首付15%基础上再打折,剩下的两年内交上就可以。”“可以做7.5%的首付,但剩余的需在两年内付上,具体合同和付款细节,需要到售楼处与开发商商定。”“操作起来不繁琐,售楼处负责做低首付、多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商品房降价力度也不小。以胶州仟山北路某楼盘为例,平台显示该楼盘2020年开盘,在售户型85平方米~115平方米,其中115平方米的户型售价75万元。不过,中介人士表示,该户型实际卖45万元,首付最低2万元即可,“今天刚成交了一单115平方米的房源。”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执行15%的首套房首付比例,对二线及以下城市来说,将房贷水平直接降至央行提出的政策底线,几乎成为标配:即首套房贷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并取消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在严跃进看来,胶州在此基础上再降首付比例,其实也是希望鼓励购房者入市。从全国最低首付比例15%角度来看,这说明地方在解决首付压力方面还需要持续创新,否则和目前购房者的购买力还是有差距。

  胶州由青岛市代管,从青岛楼市整体情况看,受近期多重政策影响,当地商品房成交速度有所加快。

  据卓易数据显示,5月份青岛新建商品房成交7471套,二手房轻微下降成交6362套,新房二手房合计成交13833套;新房部分项目集中网签,成交建面99.14万平方米,成交总价164.13亿,环比4月分别上涨23.28%、36.8%、69.79%;同比去年分别下降6.64%,3.05%、7.44%。

  截至5月31日,今年青岛新建商品房成交27208套,成交346.32万平方米,成交总价506.85亿;同比去年分别下降32.53%、28.24%和31.07%。在这27208套新建商品房中,前五月胶州市成交套数为2766套,在青岛各区域中排名第四位,销售面积约为31.98万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认为,近日胶州市推出房票安置、购房补贴、商品房团购等激励政策,在青岛原有新政基础上继续深化、细化宽松,针对征迁安置、短期购房、企业职工以及人才购房等对象群体进一步给予权益保障与定向补贴,旨在通过更多渠道刺激购房需求、加快库存去化,为促进地区楼市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不过严跃进提醒称,首付比例过低,客观上也有一定风险,若后续不想购房或无力支付,可能会产生交易风险。但从各地楼市发展角度看,低首付有一定市场。“建议此类模式不大规模铺开,而是针对两年内支付能力明显会改善的购房客户,包括名下有二手房或有资产可以变现的,抑或工资等收入有明显增长的。”

  严跃进表示,在注重风控的前提下,此类政策也可以谨慎试点和推进。“当下各地政策都指向新房去库存的难点,虽然直接看胶州去库存周期,不能说异常高,但考虑到各地二手房挂牌增加和销售总体处于低位,去化困难仍是倒逼此类政策出台的重要原因,各地要在购房政策方面进一步优化调整。”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