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

来源: 观察网
2024-06-11 09:10:29

  1月19日,“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为表彰工程技术领域先进典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展“国家工程师奖”首次评选表彰,授予81名个人“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这对于打造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队伍,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激励动员广大工程师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我国形成了世界级规模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队伍,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人才支撑。广大工程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四个面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韧不拔的定力,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铸造精品工程、“大国重器”。从企业车间到科研实验室,从施工现场到勘探一线,处处活跃着工程师的奋斗身影、处处展现出鲜活的创新创造,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先进典型 是鲜活的价值引领。这次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是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工程师的榜样。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发明创造等工作中,他们始终牢记初心使命、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取得一批先进工程技术成果,不断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动体现了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服务人民、敬业奉献、严谨笃实、精益求精、臻于卓越、团结协作、自立自强的崇高追求和宝贵精神。新征程上,广大工程师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受表彰的个人和团队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优良传统,勇攀科技高峰,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卓越工程师,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技术人才自主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为他们成才建功创造条件,营造见贤思齐、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创新争先的浓厚氛围,加快建设规模宏大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工作;要着力完善自主培养体系,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开放交流,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充分调动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据介绍,2月6日,由广九客运段高铁动一车队值乘的深圳福田开往北京西G80次列车,列车长王娣像往常一样巡视车厢,18时10分左右,突然随身携带的手持机弹出一条寻物工单,称熊女士在列车遗留一个行李箱,内有人民币24万余元,以及生活用品若干,希望列车协助寻找。

  第二十四条 合作区应当建立健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统筹协调机制,按照安全、高效、适度的原则,加强地下空间分层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优先建设交通、市政工程、防空防灾、环境保护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靠什么自立与自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原创能力、可持续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优质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人才层出不穷、社会充满创新活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锻造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强韧筋骨”。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8/66/1893637976981713870.jpg" alt="" />

  比如,活力与秩序。总书记曾指出,“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发展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又必须是有序活动的。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这次他重点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在这个以勒布朗命名的夜晚,除了不敌对手的比分,另一项对他不友好的数字讲述,或许是他38岁的年龄。

宋翔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