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丨持续高温下,多地旱情如何应对?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3 23:10:54

  河南16个地市达重旱等级以上

  6月12 日,河南全省大部地区气温超过35摄氏度,局部最高气温达43摄氏度。最新气象干旱监测显示,河南全省18个地市已有16个地市72个国家级气象站监测气象干旱达到重旱等级以上。戳视频,一起了解↓

  如何减缓高温和旱情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处长 杨文涛:目前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抓好抗旱的播种,对河湖灌区调度好水源,扩大抗旱播种的面积。对于平原的这些灌区,充分发挥机电井的作用,对机电井做好排查维修,全力抗旱。

  做好抗旱保苗,对已经播种的受旱地块,抓紧组织灌溉,促进禾苗加速生长。

  如果将来预报有降雨天气的时机,抓住时机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力争尽快播种完毕。

  应急管理、农业农村、水利、气象等各级各部门向旱情较重的地区均派出了多支工作组到田间地头,到一线去,到基层去,去指导我们基层干部群众利用一切的设施设备科学浇灌、抗旱保苗。

  山东、安徽面临高温带来的旱情

  6月11日,山东省水文中心就发布干旱蓝色预警,提到受高温少雨影响,山东部分湖水水位持续降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山东平均降水量9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7.0%,较去年同期偏少22.5%。

  也是在6月11日,安徽省水利厅针对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7市也启动了干旱防御4级应急响应。根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19日前,安徽全省北部地区将仍有持续高温天气,局部会达到40摄氏度。

  如何应对夏播阶段出现的干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中心原主任 吕娟:当前正值三夏时节,就是夏收夏种夏管的这三个阶段,全国冬小麦正在收割,夏播也正在进行,一些待播的耕地也因干旱缺水缺墒,土壤的含水量在持续下降,所以目前播种的玉米、大豆等作物正处于出苗期,正是需水的时候。所以我们需要科学配置抗旱的水资源来加强灌溉,保障夏种作物用水的需求。果树等经济作物可以采取遮盖、喷淋等措施降低温度,在早晚的时候进行灌溉,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对于蔬菜等作物可以采取稻草作物秸秆的覆盖,来降低土温,保水保墒。水利部发布了干旱蓝色预警,并针对河北、山西等8个省启动了干旱防御的4级应急响应,水利部也要适时采取措施,科学精准调度大江大河大湖水量和大库大闸等流域的骨干水工程,来支持指导相关地区的夏种灌溉用水。

  如何做好旱情的预警和监测

见证了江门的城市变迁。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管理保护的原则,青海省对体制试点范围内6类15个保护地,进行了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同时,着力破解“九龙治水”,将分散在林业、国土、环保、住建、水利、农牧等部门的生态保护管理职责划归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实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既放眼长远,又立足当前,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提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体现了由远及近、以近启远、远近呼应的周密部署。在未来五年目标任务和2035年我国发展总体目标的设定上,既保持连续性,又体现发展性。比如,未来五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未来五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五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更加完善,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未来五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未来五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等。这种战略安排和目标设定上的一体化、递进式特点,体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只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必将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专家认为,未来,进一步完善代表人诉讼机制,推动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制度落地,探索更便捷的纠纷解决机制,持续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是强化投资者保护的重要举措。

  如今的三江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水塔”坚固丰沛,呈现出一幅山清水秀、万物争荣的壮美画卷。

  得益于新产品的开发、销售,门票收入在黄山旅游整体营收中的比重逐步降低。据年报显示,2019年黄山旅游门票收入占公司整体营收的11.24%,比2013年的17.62%下降了6.4个百分点。

张慧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