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重灾区见闻:自救与被救同在

来源: 腾讯新闻
2024-06-05 01:38:14

  中新社甘肃积石山12月19日电 题: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重灾区见闻:自救与被救同在

  作者 冯志军 九美旦增 魏建军

  19日傍晚,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韩陕家村十一社社长叶发土麦,正忙着在村口将当地政府刚送来的花卷等食物分给受灾村民。不远的村落空旷地,十几位村民配合着搭建配送来的保温帐篷,还有几位村民商量着支起火炉,为寒夜“守暖”。

  经历了此前惊心动魄的一夜,58岁的叶发土麦和村民们19日一整天几乎“都不敢回房子”。她用大半天时间,组织村民逐户对受灾情况摸底,叮嘱村民不要轻易返回屋内,并对一些影响救援车辆通行的村道沿途残砖废石进行清理。

  “地震发生后,率先冲出来的村民们有的满村奔跑大喊‘地震了’,有的则通过微信群刷屏,呼唤大家出门避险。”叶发土麦告诉中新社记者,尽管很多人在努力呐喊,但地震发生正值人们的熟睡时间,还是有村民不幸遇难,受伤村民被随后赶来的救护车转送至临夏州所属医院进行救治。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19日13时,地震已造成甘肃省113人遇难,536人受伤,房屋损毁超过15.5万间。

  靠近震中的大河家镇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中新社记者19日下午走访该镇,沿街大小商铺几乎都处于歇业状态,随处可见砖石碎块,不少房屋的墙体上都有一指宽到拳头大小不等的裂缝。

  “地震时,地底下传来像呼啸而过的火车发出的巨大‘呜呜’声,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摇动,一辈子没经历过这么可怕的事情。”4年前建起的新楼房让80岁的韩陕家村村民马文义一家人在地震中逃过一劫。

  19日午后,照常外出放羊的马文义归家后,仍对前一夜的地震心有余悸,好在源源不断的救援力量到来,让他“感到踏实”。他告诉中新社记者, 村里已组织人手,正在逐户搭建保温帐篷,并通知村民前往救灾物资发放点,领取米面油和蔬菜等。

  68岁的韩陕家村村民马文俊住了数十年的老宅,除坍塌的偏房外,其他几间房舍也因地震成了危房。“虽然屋子现在已经无法住人,但好在老伴与4个孙子一家人都平安。”马文俊说,相信携手渡过这段艰难时期后,老屋也能在灾后重建中“焕新”。

  “搭建帐篷,生火炉,让避险民众能温暖过夜……”19日傍晚,完成一天救援任务的兰州市救援消防支队副支队长尚希宏与其带领的“重型搜救队”,又马不停蹄地转入了灾民安置工作。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历时十余小时,百名消防员经过“地毯式”搜救,对埋压人员及时抢救,并对农户贵重财产物资进行了转移。

  尚希宏表示,柴火干草取暖御寒存在一定的火灾隐患,因此还要通过引导和搭建更多保温帐篷,做好防火安全,杜绝次生灾害发生。

  夜幕降临,积石山县户外气温已至零下,闪烁着车灯的大小救灾物资运送车辆,仍源源不断地涌进积石山县城,驶向灯火阑珊处。(完)

  杭州和武汉的“卡位战”之外,重庆和广州的“全国第四城”之争也颇为激烈。数据显示,重庆上半年GDP为14345.95亿元,同比增长4.6%,排名全国第四。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贾绍凤对澎湃新闻表示,这种上下游关系里存在一重矛盾:华北日常更大的矛盾是缺水问题。北京与河北之间,一侧修建水库,会导致下游缺水,容易引起另一侧水务部门不满,而且修建水库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都导致建水库不会轻易获批。

  总体来看,目前已公布数据的22座万亿城市,有接近一半没有跑赢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层面最重要的是固定资产投资,比如房地产相当惨淡;进出口层面,部分城市订单下滑,对外贸影响特别大。

  极端气候不再罕见,“三十年一遇”“五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情况增加。面对这种情况,是将城市修得固若金汤,还是选择游刃有余?考虑到成本问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魏科的见解是后者。

  加油包上市后,中图网官网在3日上午出现了拥挤,不少想下单支持的网友打不开网站。网友摩卡称“买了一上午都没成功”。截至3日18时,仅官网渠道就已销售29727套,17时至18时,一个小时内就售出1600套,可见读者支持热度之高。

  从7月29日08时至8月1日11时,涿州平均降水量355.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两河村435.7毫米,受灾人数达13余万人,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等级早就提高至Ⅰ级,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艾俊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