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国家统计局: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7 12:34:35

  每经编辑 毕陆名

  据国家统计局,今天(6月17日),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出炉。最新数据显示: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0%;

  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006亿元,同比增长4.0%;

  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77亿元,同比增长8.6%。

  5月份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运行总体平稳

  5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平衡,转型升级持续,运行总体平稳。

  一、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

  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0%。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制造业增长6.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和4.4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6.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5%;私营企业增长5.9%。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6.3%、33.6%、17.3%。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5%,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3%。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7 亿元,同比增长4.3%。

  二、服务业持续恢复,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好

  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2.9%、8.8%、5.6%、5.0%,分别比上月加快2.1、2.7、1.3和1.5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0%。1-4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5%;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0%。其中,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三、市场销售增速回升,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11亿元,同比增长3.7%,比上月加快1.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111亿元,同比增长3.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00亿元,增长4.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4937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4274亿元,增长5.0%。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化妆品类,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2%、18.7%、16.6%和12.9%。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37亿元,同比增长4.1%。全国网上零售额5766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8280亿元,增长11.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7%。1-5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

  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8006亿元,同比增长4.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制造业投资增长9.6%,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366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3%;新建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下降27.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5%,第三产业投资同比持平。民间投资增长0.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9%。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4%、14.3%。高技术制造业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3.1%、10.4%;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2.5%、19.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04%。

  五、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77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471亿元,增长11.2%;进口15607亿元,增长5.2%。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5864亿元。1-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175042亿元,增长6.3%。其中,出口99502亿元,增长6.1%;进口75541亿元,增长6.4%。1-5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5.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5.1%。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4.7%,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7.9%,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

  六、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同比下降

  1-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1%,比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1%;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7%,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月下降0.1、0.6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7小时。

  七、居民消费价格总体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降幅收窄

  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3%,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1.0%,衣着价格上涨1.6%,居住价格上涨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8%,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2%,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果价格下降6.7%,粮食价格上涨0.5%,鲜菜价格上涨2.3%,猪肉价格上涨4.6%。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1-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2%。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7%,环比上涨0.3%。1-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4%和3.0%。

  总的来看,5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有所回升,新动能较快成长。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困难挑战。

  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国家统计局

责任编辑:何松琳

  陈文静指出,根据住建部数据,“十四五”期间,全国40个重点城市计划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50万套(间),预计可解决近2000万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2021年、2022年全国建设筹集330万套(间)保租房,未来保租房发展仍有望进一步提速。另外,2022年8月,首批3只保租房公募REITs在沪深交易所上市,保租房公募REITs的落地,打通了“投融管退”闭环,有利于提高市场化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有助于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量。

  请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理解、支持和配合各项防疫要求,自觉履行防疫责任,增强防护意识,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旅行或出差,进入社区、市场商超、文娱健身等公共场所配合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规范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疫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为从更大范围上落实落细技术措施,农业农村部还发布了《关于全力做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让农民能够学、学得会、会应用抗旱技术,为今年抗旱保秋粮提供人才支撑。

  未来三天(11月9日至11日),南方将持续稳定升温,最高气温30℃或以上范围扩大,多地将挑战当地同期最暖纪录。不过,一股冷空气已经“发货”,今天主要影响西北地区,明起东移南下,陆续给中东部大部地区带来明显降温和较大范围雨雪天气,江南等地气温变化大,需注意防范。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1353例,其中境外输入109例,本土1244例(内蒙古164例,新疆136例,西藏118例,湖南110例,广东101例,青海80例,福建67例,山东61例,云南50例,湖北44例,山西42例,河北40例,陕西33例,天津32例,河南31例,黑龙江30例,四川26例,重庆16例,江苏15例,甘肃11例,浙江8例,辽宁6例,广西5例,安徽4例,北京3例,吉林3例,上海3例,宁夏3例,江西1例,贵州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296例(境外输入4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0282例(境外输入1141例)。

  持续强化社会面防控,坚持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和社会面常态化核酸检测并行,提升检测质效,确保风险捞干筛净。加强学校、养老院、护理院、儿童福利院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社区(村)和公共场所防疫管理,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织牢疫情防控网。

蔡孟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