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宁夏丨科技为“小红果”插上腾飞翅膀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7 10:15:32

  “行进中国”调研行

  活力宁夏丨科技为“小红果”插上腾飞翅膀

  人民网“行进中国”宁夏调研采访团

  从“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传统吃法到枸杞原浆、锁鲜枸杞等新产品的研发与市场投放,科技创新让宁夏“土特产”枸杞有了更多新形态,迎来了新机遇。

  在百瑞源枸杞研发中心的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忙着提取枸杞红素,进行实验室阶段的片剂产品应用转化。

  “研发中心由2位院士领衔,形成了以宁夏枸杞新品种培育、枸杞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枸杞功效物质基础研究、新产品研发为主的国内枸杞行业技术研发团队。”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郝万亮表示,企业先后创新推出了锁鲜枸杞、枸杞原浆、枸杞保健食品等七大类70多种枸杞精深加工产品,带动枸杞产业摆脱了低质低效发展的困局,蹚出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迎来供销两旺。

  通过科技赋能,一粒小枸杞的功能附加值会产生倍增效应,这对助推枸杞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在宁夏中宁县,一场关于“盐碱地栽培枸杞模式”的试验已进行多年。在百瑞源种植基地,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的“增碳隔盐”试验田里,新栽的枸杞苗长势正旺,漫步枸杞田,火红的头茬枸杞果挂在枝头,娇艳欲滴。

  “以前这里土地盐碱成分太高,种植不了枸杞和其他农作物,近几年我们进行改良,已经初见成效。”郝万亮说。先在沟底铺设20厘米厚的玉米秸秆,再在两侧铺设棚膜。打好基础后,铺上1/3的粗砂,最后将挖出的土壤加入一定比例的牛粪,充分混合改良后回填。这种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发的技术被称为“增碳隔盐”,在降低土壤盐分的同时,可以改善作物根系环境以提升土壤肥力。

  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研究员刘娟说,“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能够拓展我 们枸杞产业的发展空间。唯有不断通过科技创新为枸杞产业赋能,才能解决枸杞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截至2023年底,宁夏枸杞保有面积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加工转化率35%,精深加工产品涵盖功能饮品、保健食品、休闲零食等10大类10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90亿元。

  109国道青海雁石坪—唐古拉山口段

  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发布的《2022年北京文化消费报告暨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总结》中指出,消费空间不断拓展是文化消费的新趋势,园区、街区等已成为文化消费热门场景。北京市通过联动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商圈街区共同开展消费季活动,引导园区、街区功能升级、品质升级、空间再造,打造城市生活消费新聚场。

  当前,险资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促进险资有效利用,监管部门频频释放相关政策,助力险资机构合理进行资产配置。

  <strong>把生态保护写在蓝天碧水间(现场评论·一起来想一起来干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strong>

  据了解,3.7%并非此轮活动中招行给予客户的最低利率。读者刘先生表示,招行App显示自己闪电贷的利率本来是5.94%。2023年1月初,客户经理打电话说可以申请闪电贷年利率3.2%的优惠券。2023年1月5日,刘先生使用优惠券贷款20万元,期限3年,年利率果真是3.2%,而且还可以使用先息后本组合还款方式,前期还款压力很小。

  与叶远田不同,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劳务分公司自带劳务负责人王玉晋的工作则是四处奔波,送工友们安全踏上回家的路。

卢淑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