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红十字会携手世界游泳冠军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

来源: 安徽网
2024-06-02 09:29:34

  中新网南宁5月1日电 (韦波 黄艳梅)“五一”假期临近,溺水事故进入危险期和高发期,为提升广大师生防范溺水安全意识,4月30日,广西南宁市红十字会走进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开展实景化沉浸式防溺水自救教育,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当天,南宁市红十字会在学校架设了近80平方米的游泳池,并 邀请世界游泳冠军、南宁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防溺水宣传大使杨丽娜讲课,在游泳池里实景向在场学生们科普、演示真正的溺水状态,从视觉上直观认识溺水事故,进而更好帮助在校师生掌握溺水自救技能。

  演练中,学生们学习了溺水自救需要掌握的技能。

  南宁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的队员们还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同伴溺水后如何在第一时间挽救生命,并讲述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及开展心肺复苏救援的操作步骤等。

  近年来,南宁市红十字会扎实开展全市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从今年3月至4月28日,南宁市红十字会共开展防溺水宣传进校园68场次,培训师生26920人次,有效提升了在校师生对溺水危害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完)

  专家表示,单纯的闭门不出过于简单化了,应该根据当地的新冠流行趋势、老年人的年龄、是否患有基础疾病、是否接种过疫苗等,另外重点还要看老年人的个人意愿,综合进行考量。

  老人名叫李石开,是拉祜族芦笙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芦笙是拉祜男人们最传统的乐器,更是他们表达自己爱意的工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芦笙舞,跳起来别有一番韵味。“芦笙舞要有人跳,更要有人教。”为了让拉祜文化代代传承,李石开常常利用农闲和节庆时间,将芦笙舞的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现在光是小徒弟就收了9个,跟着他一起上台表演的张扎努才9岁。

  “当时由于就地过年政策,城里人很多,长途单也比较多,加上平台补贴、客人红包,过去三个春节,每天流水能达到1000元上下。”李彬说。

  在他们眼里,“顶门”是讨一个好彩头,“祈盼兔年身体强壮,在雪道上有突破。”

  语同音、曲同调,千年古乐两岸共传承。多年来,不仅两岸南音乐团、弦友常来常往、互动交流,更常有泉州南音传承人到台湾传授南音艺术,也吸引不少台湾学生来泉州学习南音。

斗南种出的第一棵剑兰上市

吴品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