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来源: 证券时报
2024-06-21 08:15:54

  6月21日(星期五),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 报

  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扩面至全国各市县

  6月20日,住建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明确,我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扩面至全国各城市和县城,各市县将有序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建立健全绿色通道 科创板并购重组支持力度加码

  记者从接近监管人士处获悉,政策层面将积极推动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可以预见,科创板产业并购活跃度有望提高,估值包容性将有所提升,支付工具将更加多元,“A并A”涌现良机。

  新“国九条”落地后 首批两家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此前,新“国九条”和配套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证监会和交易所陆续发布配套制度规则,进一步明确了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定位要求。市场人士认为,此次交易所受理企业IPO申请,是落实发行上市新规,持续平稳推进发行上市审核,发挥资本市场正常功能的具体体现。

  迎峰度夏期间 全国电力供应有保障

  气象部门预计,今夏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偏高,迎峰度夏保供电形势严峻。6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上海证券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动市县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记者获悉,住房城乡建设部6月20日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冲刺“双过半” 力争“全年旺” 各地部署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2024年即将过半,最近多地召开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议,部署实现“双过半”,力争“全年旺”。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接下来,各地将做好“两重”建设、“双新”落地、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工作,进一步增强经济内生动能。

  A股迎来分红季 1000余家沪市公司已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目前,正值上市公司“分红季”,沪市公司紧锣密鼓开展“到账”工作,已有1000余家公司发布权益分派实施公告。据统计,2023年沪市公司已宣告现金分红总额超过1.73万亿元,1700家公司进行了分红,占比超七成。其中,526家公司的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比例超过50%,763家公司的分红比例在40%以上。

  沪深两市各迎一家 新“国九条”以来首批IPO新受理企业亮相

  在科创板开板5周年之际,证监会6月19日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拉开科创板新一轮改革的帷幕。伴随改革大幕徐徐拉开,久违的IPO“考场”也传来叩门声。

  证券时报

  住建部:推动县级以上城市 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房

  6月2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视频会议。会上,住建部明确表示,各地要推动县级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收购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闪电出手联袂出击 A股年内回购额已超越2023年

  今年以来,多家A股上市公司闪电出手,集中宣布回购,多路资金联袂出击,掀起多轮回购潮,且拟回购金额远超以往。据统计,截至6月20日,共有1583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回购金额合计955.49亿元,超过2023年全年的914.15亿元。分月份看,2月仅有15个交易日,上市公司回购金额就达到263.97亿元,为年内最高。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热情显著增长,全年A股回购金额有望突破历史高位,创下新高。

  完善利率传导机制 提升价格型调控质效

  新“国九条”后 沪深交易所两家公司IPO获受理

  6月20日,上交所官网显示,泰金新能在科创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同日,深交所官网显示,中国铀业在深市主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发布后,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也是今年以来沪深两市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

  证券日报

  首批基础设施公募REITs上市三周年 我国公募REITs市场提质扩面更上层楼

  三年实践中,试点经验加速汇聚、示范效应不断显现,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提质扩面稳步向前:一方面,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目前,累计已有36只基础设施公募REITs挂牌上市,首发加扩募规模逾1100亿元,涵盖资产类型由最初的收费公路、产业园、仓储物流和污水处理四大主流类型扩容至水利设施、保障性租赁住房、消费基础设施、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另一方面,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完善,围绕审核关注事项、发售业务、新购入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性租赁住房、临时报告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业务指引,引导市场规范健康发展。

  券商服务“硬科技”要发挥好三个角色作用

  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和建设金融强国的专业力量,证券公司应肩负起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责任。持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引导资金更多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切实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通过更优质、更专业的服务,支持“硬科技”企业在推动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做强主业、补链强链。

  6月份LPR继续“按兵不动” 三季度存下调可能

  本月LPR“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6月17日,央行对到期的MLF(中期借贷便利)进行续作,操作利率维持2.5%不变。基于MLF利率是LPR报价的锚定利率,其变动会对LPR产生直接有效的影响。因此,在MLF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本月LPR调降的概率大幅降低。

  沪深交易所分别受理泰金新能、中国铀业首发申请

  6月20日,据上交所官网显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同日,深交所官网也显示,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在主板上市的首发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这不仅是新“国九条”发布后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也是今年以来沪深两市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香香出生时,虽然听见了啼哭,但在监控画面中无法第一时间看到,现场充满了紧张感。”香香出生时的繁育负责人渡部浩文对日媒说,他和多位饲育员连续3个月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香香的一举一动,包括大熊猫母亲“真真”抱香香的姿势、母乳喂养的情况等,“那三个月压力非常大”。

  我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劝和效果会逐渐显现,说不准,正是在中国的穿针引线之下,危机逐渐得到了平息。当然,西方别拆台就好。

  国际船市同样低迷。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造船量连年下滑,英国《经济学人》认为,同需求相比,世界拥有的造船设备已“过剩30%到40%”,大批中小船厂破产。当时,日本借助政府支持以低价优势从欧洲这群猛虎口中夺食,成为造船产量第一的国家,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完整的造船配套体系,但在这场危机中,到1978年,日本40家船厂平均开工率也只剩下39%。

  (一)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习近平主席2014年首次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赢得国际社会普遍响应和广泛认同。这一安全观的核心内涵,就是主张秉持共同安全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主张重视综合施策,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协调推进安全治理;主张坚持合作之道,通过政治对话、和平谈判来实现安全;主张寻求可持续安全,通过发展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全的土壤。我们认为,只有基于道义和正确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

  亚洲金融危机悄然爆发。大型企业倒闭、工人失业,连续七年高速增长的世界造船量迅速转为萧条。船价下跌严重,以7.0万吨巴拿马型散货船的成交价为例,每艘从3300 万美元跌破 2000 万美元。日、韩船厂利用货币贬值的优势,在新船成交量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压价抢单,以扩大出口,使国际船价进一步下跌。

  随着国内各家船厂订单增多,“提高生产效率”成了不得不解决的现实问题。当时中国占据劳动力成本优势,但劳动效率低、造船周期长,仅为日本劳动成产率的1/23。

张玉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