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修订法规: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5-31 22:02:23

  中新网南宁5月30日电(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动物防疫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将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动物与人的传染病密切相关,据相关研究资料介绍,70%的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75%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条例》在完善合作机制、阻断传播路径、严格易感染动物管理等方面强化了防控措施,从源头上保护人体健康。

  近年来,随着饲养犬只等宠物的人越来越多,犬只伤人事件频发,狂犬病防疫也备受民众关注,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免疫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条例》明确广西对犬只实施狂犬病全面免疫。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对其饲养的犬只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对犬只实施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报告免疫接种情况。

  《条例》结合宠物犬主要集中在城区饲养等特点实际,明确城市建成区以及法律、法规确定的其他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区域内饲养犬只实行登记制度。同时,明确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农村地区饲养犬只的防疫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规定做好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

  《条例》结合广西布鲁氏菌病防控成效和实践,提出禁止免疫病种的规 定。《条例》强化牛羊等活体动物调运管理,增加了对输入广西的非种用、非乳用牛羊到达目的地后继续饲养,应当进行隔离观察的制度,以降低牛羊布鲁氏菌病等动物疫病传入风险。

  同时,广西提出加强主管部门间合作,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合作机制。《条例》规定卫生健康和农业农村、野生动物保护等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合作机制,加强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以及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时互通相关信息,并按照各自职责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共同做好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防止人畜共患传染病野生动物、畜禽间的传播及向人类的传染。(完)

  塞莱对于警察群体面临的人身安全威胁感到担忧。他说,目前南非的部分犯罪分子似乎达到了为所欲为的境地,“那些负责保护民众免受袭击的警员确实面临极高的风险。”

  经综合评估,该年度抽查的各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情况总体较好,评估结果为“优”“良”等级水源地占比100%,各水源地供水保证率均达到95%以上,供水设施全部运行良好,在线视频监控基本实现全覆盖,水质达标状况维持在较好水平,保护区划分已全面完成,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水量调度保障、保护区综合治理、应急预案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过去,小区内管线混乱、道路破损、雨天积水,居民意见不小。为此,光明社区启动了社区升级改造工程,整修道路、改造水电、完善路灯、规划停车位……这里已成为一个“明星社区”,三天两头就有参观考察学习的团队到来。

他是<strong>余海龙</strong>

  李诚元立即带领派出所队员沈小龙赶往张女士家中,不到10分钟,李诚元敲开了张女士家的门。看到突如其来的民警,张女士感到很惊讶。“春节在家闲着,在网上下载了一个刷单APP,想赚点零花钱,刷单之前平台要收取保证金。”张女士告诉民警。

  <strong>帮助民众调解矛盾纠纷</strong>

尚晓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