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更多科技企业急需的专项融资产品

来源: 能源网
2024-05-30 13:30:26

  龚正表示,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赋能,科技的自立自强也离不开与之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撑。可以说,无科技不金融,无金融不科技。

  龚正介绍,近年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上海大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已经逐步构建起以科技信贷、科技保险、股权投资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基本架构的科技金融体系。下一步,上海将继续着眼科技创新全链条、全过程,依托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要平台,努力提升上海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主要有几个措施:

  一是做优科技投资生态,引导金融“活水”滋养科技企业源头创新。上海是股权投资机构的主要集聚地,全市私募股权、创业投资管理人已经超过1800家,管理基金8900多只、总规模达到2.3万亿元,三项数据均列全国前列。上海将进一步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初创期科技企业的支持,因为初创期风险比较大,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但是又需要资 金支持。最近推动设立了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这是一个专注于促进天使投资发展的社会组织,目的就是要强化对早期项目的发现和投资培育,帮助社会资本做好投资对接。

  二是加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助力优质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更好地发展。科创板设立五年来,已经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到目前为止,上市公司达到570家,累计首发募集资金超过9000亿元,其中上海上市公司在570家当中占了90家,上海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是上海在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企业累计首发募集资金和市值都是排在第一位的,募集资金达到2300亿元。我们将配合国家主管部门,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升上交所主板、科创板等资本市场功能,努力把上海资本市场打造成为支持科技创新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7日电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7日公布,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和2月6日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2月6日全国出入境人员数量达到67.6万人次,创疫情以来新高,较前一日增长32.8%,较“乙类乙管”政策实施前日均增长124.2%,为疫情前的36.6%。其中,毗邻港澳陆地口岸出入境人员56.8万人次,占当日出入境人员的84%,较前一日增长39.2%。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上海2月7日电 (张践林鹍鹏)进入2023年,消费市场逐渐呈现出回暖态势。特别是春节以来,节日经济红火,市民的消费意愿逐步提升。1月29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那么上海大大小小的商家是否已经做好准备?2023年的消费市场又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呢?近日,记者来到金山区实地探访。位于朱泾镇一条小街上的某甜品店,地理位置并不起眼,但自今年春节以来,只要店铺营业,店里的两张小桌椅总是不得闲。市民谭艳告诉记者,因为家就在附近,现在经常路过这里,时不时就来喝喝茶,跟老板聊聊天。

  真相是,御寒抗冻不能依赖厚厚的脂肪,而是要靠发达的肌肉主动发热。总之,寒冷的冬日,不妨从“被动囤脂肪模式”切换到“主动囤肌肉模式”,把重点放在均衡的饮食和科学的运动上。如此不仅能御寒抗冻,还能收获满满的健康。

  “2023年应该不会太好过,会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缺芯贵电、消费信心不足、竞争日趋激烈。”张勇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三、长治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对长治市某置业有限公司行政处罚案

  截至目前,携程共上线近1200条出境团队及“机票+酒店”打包产品,覆盖16个国家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

吴刚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