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游渐热 业界期待旅游市场“百花齐放”

来源: 黑龙江东北网
2024-06-06 20:42:51

  中新社上海6月5日电 (范宇斌)作为海外游客进入中国的重要门户和枢纽,上海正着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助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期,上海入境旅游逐渐火热,街头出现不少海外游客体验City Walk(城市漫步)。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1月至4月,上海累计接待入境游客近190万人次,同比增长205%;其中过夜外国人超123万人次,同比增长250%。

  记者观察到,上海正着力做好引客、待客、留客三篇文章,不断推出精细化便利措施。由于交通便利、航班密集、城市基础设施发达等综合优势,上海在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上占得先机。

  同时,上海陆续推出支付、通信等便利措施。今年5月,上海推出不记名实体卡Shanghai Pass,缓解入境人士移动支付难,覆盖交通出行、景区景点、文旅场馆、商超购物等多元消费场景,为境外人士、手机使用不便人群提供便捷服务体验。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上海已部署外卡POS机超4.5万台,核心商圈、机场码头、地铁车站、三星级以上饭店、3A级以上景区等实现外卡POS机全覆盖。

  以文旅融合为主线,上海不断升级迭代文旅消费体验新玩法。上海目的地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钟玮受访时说,海外游客日益青睐深度体验类线路,“像本地人一样”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和居民时尚生活的交融,因此旅游机构推出更丰富多元的旅行产品,满足入境游客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上海大型节展赛事不断,也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前来。例如,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在上海的三天赛事吸引了近20万观众到场观赛,其中境外观众占比10%,上海地区以外观众占比80%;不久前在 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四天入场超4.5万人次。

  “旅游业带动效应显著,如租车行业、酒店和房地产行业、餐饮业等都受到旅游业拉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炜表示。

  审视当下,如何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服务是当前旅游市场面临的新命题。

  随着中国各地文旅火热“出圈”和“特种兵式旅游”兴起,王炜认为,这些新现象为入境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当下,旅游市场逐渐成熟、旅游方式逐渐多元化,旅游从业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创造需求、优化服务,推出更多本地化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甚至激发消费潜能。”

  上海市侨商联合会会长陈坤校受访时说,上海市侨商联合会近日发出“提质扩消费创新促发展”上海侨商侨企在行动倡议书,号召侨商侨企结合上海的城市底蕴,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将商业、旅游、文化、体育赛事、展会等多种元素融入消费产品和活动中,提升消费体验新内涵,发掘服务消费新亮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当各种需求、产品和服务争相涌现时,人们才有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市场变得欣欣向荣。”王炜表示,不仅是上海,每个地方都值得开拓旅游市场,加大相关配套设施供给,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某个地方捧红,而是让更多地方成为游客的诗与远方。”(完)

  <strong>俄方:西方向乌提供主战坦克不会改变结果</strong>

  此外,广西加快创新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跨境电商B2C监管的创新经验推广到B2B领域,实现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模式全覆盖;加速推进南宁、崇左跨境电商建设,柳州、贺州获批新的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22年1至、11月,广西跨境电商进出口148.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1%。

  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说,为了做好口岸疫情防控,海关优化了口岸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措施,根据健康申报结果进行分类处置,优化了入境货物检疫措施。下一步,海关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的监测等工作,同时依法实施常规卫生检疫,落实多病同防,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在地理位置上,宝坻位于天津版图“马首”咽喉要地,又处在京津唐三大城市几何中心。“高铁开通,既是圆梦,更是追梦的开始。”天津市宝坻区区长郭康伟日前在京唐、京滨高铁开通仪式上表示,建设京唐、京滨城际铁路,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大部署。两条高铁的正式通车,将重塑宝坻区经济地理版图,使宝坻区深度融入京津冀“半小时”经济圈、生活圈、旅游圈,从而为宝坻区开放发展增添新优势,为宝坻区跨越崛起注入新动力。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澳门1月14日电 (记者 李亚南)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澳门已连续两日录得超过4万人次旅客入境,其中13日录得入境旅客4.6万人次,为疫情以来最高单日客量。

  “有‘医’靠就有依靠!”托里县托里镇居民加合达·哈比坦说,“家庭医生能提供上门服务,给出用药建议,我们看病更方便了。现在,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都会首先联系家庭医生。”

张琇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