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大社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易杰雄逝世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0 03:27:35

  澎湃新闻记者从北京大学方面获悉,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原所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委员会原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 生导师易杰雄同志,于2024年6月8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易杰雄教授1945年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6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心理学专业,1970年毕业,分配至河北省承德地区,在《承德日报》等单位从事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黄枬森等教授,1981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年9月晋升教授。1989年至1991年,两次到莫斯科大学访学,师从奥依则尔曼院士等世界著名哲学家,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研究。

  易杰雄教授政治坚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信念,关心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事业中。

  易杰雄教授治学严谨,学养深厚,思想深刻,学术成果丰硕。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卷哲学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主编。多次出国讲学并参加学术研讨会,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精通俄语,出版译著《唯物辩证法》([苏]列尼·苏沃洛夫著)等4部,出版专著《列宁〈哲学笔记〉研读》《创新论》等9部,主编《世界十大思想家》《欧洲文明的历程》丛书。易杰雄教授善于从世界观高度探讨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原因,善于从哲学角度对中西社会发展史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

责任编辑:刘德宾

  土耳其卫生部长科贾10日午夜说,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在土造成20213人死亡、80052人受伤。

  汪淼从探索真相到信仰坍塌再到重启实验,完成了由专业理性到崩溃绝望再到振奋坚定的情绪递进。电视剧《三体》在有条不紊、张弛有度、层层剥笋的“慢节奏”表达中,延展了故事的戏剧张力、释放了人物的情感内核、拉近了观众的审美距离。可见,科学的故事同样是人的故事。电视剧《三体》把“遥不可及”的科幻故事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人的故事,打开抵达观众心灵深处的通道。

  乐一帆表示,目前测试ChatGPT在回答中国四大名著还没问题,但是问到黄家驹(已逝歌手)的死亡原因,问了两次却给了不同答案。

  “‘敌’卫星过顶!”收到指令,官兵即刻采取搭设伪装网等应对措施,整个梯队化整为零,人员、战车都隐匿起来。

  一名听力语言有障碍的旅客着急赶车,错把北京北站当成北京站,硬要闯卡进站。吴岩松闻讯带着纸笔赶到进站口,通过书写交流,很快就稳定了旅客情绪。得知该旅客平日里很少出远门乘车,他又贴心地帮旅客打到车后才放心。

  “云”上问诊,让村民在家门口看上好医生,县医院每年对县内镇卫生院诊断超过了一万例。“以前去县医院,要坐近两个小时的车。挂号、排队、交费,最少得花半天时间。”陈兵老人的儿子感慨,“现在有了互联网远程医疗,不仅看病方便了,还给我们省了路上的开销。”

杭翰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