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糖画非遗传承人40载坚守 让“甜蜜”艺术焕发新生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5-31 00:09:56

  中新网南昌5月30日电(卢梦梦)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的街道上,人们经常能看见一个老人,他可以用糖在石板上绘制出龙、虎、花、鸟、蝴蝶等各式各样的图案,且惟妙惟肖,深得人们喜爱。他就是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幽兰画糖人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南昌市南昌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龚保新。

  糖画,顾名思义就是用糖来作画,是集民间工艺美术与美食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今年60岁的龚保新是土生土长的南昌县幽兰镇牌坊村人。1984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龚保新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跟着自己的表哥学习画糖画。

  有时,为了一个简单的线条,龚保新要花费好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来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积累,龚保新从最简单的线条操作,到熟练选用糖块、熬糖、勺绘图案,再到后来有了自己的探索和创新,慢慢做出了名气,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

  多年的技艺沉淀,让龚保新对糖画技艺的态度慢慢有了转变,从最初为了讨生活到对糖画由衷地喜爱,使他在糖画技艺上有了极大提升。他结合传统,不仅创新丰富了糖画的题材和内容,还在熬糖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熬糖是门技术活。糖要熬得不冷不热,太热了会焦苦,太冷了不成形。我们熬糖的原材料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家传配方,画出的糖画甘甜美味、香脆好吃, 不仅成型快,且不易融化,便于保存,很受孩子们喜欢。”龚保新

  “众所周知,我们传统糖画的题材有人物、飞禽走兽、文字等,我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立体糖画,如立体飞机、立体鱼、立体眼镜等。”龚保新告诉记者,他还做出了可以装裱保存的糖画,让糖画不再是单一的美食,还可以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如今,为了促进糖画技艺传承,让更多人了解糖画、喜欢糖画,龚保新在征得家人同意后,拿出自己大部分积蓄,专门用于糖画技艺的宣传、教育。“我在摆摊制作糖画时,只要有人感兴趣,我都会仔细为他们讲解。如果有人愿意来学,我都会免费传授糖画制作技艺。”龚保新表示。

  龚保新说,他很喜欢手把手教人学画糖画的感觉,那一勺一铲,是一种传承的踏实和希望。谈到未来,龚保新表示:“我要努力把这门‘甜蜜’的传统手艺好好传承下去,让糖画艺术焕发新光彩。”(完)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中国饭碗端得稳、端得牢、端得好。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说,高标准农田在确保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保稳产、无灾区多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重基层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种类多样、顽固复杂,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领域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摸底,为基层减负保驾护航。”石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余代根说。

  2022年秋收,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金丰家庭农场收获双份喜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基地里,黄灿灿的玉米、圆滚滚的大豆实现“一田双收”。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去年以来出台的汽车消费政策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消费者的积极性。随着各项刺激政策落地见效,汽车消费持续回稳复苏,尤其是具有可选消费属性的新能源车在消费复苏过程中成了重要抓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行业景气度加速向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县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5.1万亿元,占全国12.5%;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18.4万亿元,占全国45.1%。县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地级市三分之二左右,未来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盐碱地一改,“米粮川”就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提升等措施,牛庄镇推广间作套种,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和土地综合利用水平,粮食年产量由2012年的4.7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9.36万吨。

张淑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