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森拟冲北交所:有近万平米仓储未办理报建手续

来源: 南方网
2024-06-24 09:40:14

记者|赵阳戈

  随着沪深京三市IPO受理重启,奥美森(873044.NQ)也在6月21日获得了北交所上市委的受理。

  可见,奥美森一开始便目的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4月18日,奥美森才刚调入创新层。

  业绩 波动

  说明书显示,奥美森是专业的智能装备制造生产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设备及生产线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可应用于电器、环保、风电和锂电新能源及其他行业等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换热器生产智能设备、管路加工智能设备和其他定制智能设备(环保设备、锂电池热压整形设备和风电叶片根部数控铣削机等)。

  奥美森2020年至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亿元、3.08亿元、2.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557.86万元、4483.29万元、1938.93万元。2022年营收和净利润双数据下滑明显。

  对2022年业绩的下滑,奥美森作出过解释。公司表示主要是销售的非标产品存在安装、调试、验收工作,2022年公司及下游客户员工出行受限,对公司产品交付与验收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另外就是2022年产品销售结构较上年同期有所变化,以及包括职工薪酬与广告及推广费增加、上市中介服务费增加、为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等因素,导致2022年的公司期间费用整体有所增加。

  不过,在2023年数据得到修复,奥美森该年营业收入3.25亿元,净利润4816.47万元,净利润虽不及2020年,但超过了2021年。

  2024年一季度,奥美森营业收入6499.55万元,净利润1195.15万元。

  有近万平米仓储未办理报建手续

  从说明书可以看到,奥美森的产能利用率的衡量有些特别。因为公司产品均为定制化设备,不同设备之间的占地面积、工艺技术难度和零件数量等均差异较大,无法按照产品的台数来衡量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公司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场地面积以及设计、组装和调试人员的数量,报告期公司主要通过租赁厂房及自建厂房满足场地需求,通过外部招聘满足设计、组装和调试人员数量需求。

  奥美森的生产过程主要是装配和调试,影响公司生产能力的因素主要是总装生产场地面积和人工工时。公司不同产品的装配、调试工作对人工技能要求相似,人员在各产品之间切换难度较小,公司可根据实际订单数量灵活调整各类产品的生产安排。公司可根据在手订单数量灵活安排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用工人数,各产品的产能存在较大弹性,每个产品没有具体的产能数据。

  按照奥美森的统计,2023年其产能为171.22(万平方米*天),产量为123.85(万平方米*天),产能利用率为72.33%。

  需要指出的是,奥美森在上述描述中提到场地面积是影响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公司部分生产经营场所位于中山市南区大新路1号、3号,为向中山市南区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租赁取得。奥美森则是在租赁场所上自建建筑物作临时仓储使用,面积为9719平方米,未办理报建手续奥美森表示,如该等建筑物被主管机关强制拆除,可能对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根据说明书,奥美森预计2024年下半年租赁厂房将陆续搬迁,届时不再计算产能。

责任编辑:何松琳

  在再分配中,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等税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形成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收入再分配格局。另外,也需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逐步消除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之忧。

  三是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合作倡议和区域经济组织持续赋能海外投资企业“出海”,继续深化和助力本土企业与国际市场的双多边合作。从海外投资地区和投资规模来看,我国海外投资上市公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力度较大,投资项目和投资效益具有明显的代表性,较好地缓解了由地缘政治关系所引致的海外投资迟滞问题。

  这些民生实事项目均纳入数字化平台,明确具体点位,事事有清单、件件能对账。“我们将压实责任、强化督导、闭环管理,保质保量、限时限期完成。”王浩说。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致辞中表示,这是国内期货市场首次实现在油品油料整个产业链条所有品种期货期权上引入境外交易者,这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一大步。自2018年首次以境内特定品种方式引入境外交易者以来,中国期货市场不断扩大特定品种范围。目前,中国已有23个品种引入境外交易者,铜、PTA等重要品种价格已成为全球现货贸易定价基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步伐越来越坚定,全面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2日电 据欧洲议会官网12日消息,欧洲联盟最新“欧洲晴雨表”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九成欧盟居民最担忧生活成本上升,近半数称生活已因此受到影响。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亦指出,在需求端带动下,未来中国通胀水平回升可能性较大,CPI增长中枢相比2022年将有所抬升,但通胀并不构成2023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主要限制因素。

许右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