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紧制度篱笆 斩断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之手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6-08 08:06:37

  吴晓璐

  资金占用是资本市场的顽疾之一,也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严重影响上市公司日常经营,甚至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走向破产重整或退市。

  一直以来,资金占用都是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重点,中央层面亦多次作出安排。2020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提出,严肃处置资金占用、违规担保问题;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依法从 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提出,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严重侵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行为,要依法严肃清查追偿,限期整改;今年4月份发布的新“国九条”提出,严肃整治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4月30日,退市新规发布实施,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纳入退市指标,占用余额超过2亿元,或占净资产比例超过30%,将触发规范类退市指标。

  一方面,以退市增强对上市公司“关键少数”的威慑力,提高资金占用违法成本,有助于遏制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冲动,也将督促上市公司自查自纠,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管控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

  在2023年年报披露之后,有9家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资金占用触及该指标,被地方证监局要求在6个月内整改。据上市公司最新公告统计,9家公司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资金合计106.98亿元。目前,已经有5家公司公告了控股股东资金占用事项改正的进展,拟通过现金偿还、抵押资产、引入投资者或处置名下资产等归还欠款。

  同时,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将积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提高公司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等。

  虽然退市可以有效遏制资金占用现象,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占用顽疾,还需要扎紧制度篱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事前要督导上市公司完善内控,引导独立董事靠前履职,督促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对控股股东的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事中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披,对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及时识别查处,减少对上市公司利益侵害;事后要提高违法成本,加快推动出台《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提高行政处罚威慑力,推动出台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的司法解释,加大对资金占用的刑事、民事追责力度,以立体式追责让控股股东不敢随意伸手占用公司资金,并让实施侵占行为的大股东“人财两空”。

  目前,严打资金占用已成市场共识。控股股东要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上市公司赋能,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以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而非想方设法掏空公司。“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想方设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以身试法者,也终将玩火自焚。

  程璐得知我在志愿者小组的工作后,问:“我可以做些什么呢?”我把微博超话“为农村老人排队领退烧药”的申请链接发给她,请她帮忙助力一下。参与助力的用户越多,微博超话通过人工审核的概率越大。不喜社交的我非常讨厌这条规则,但还是向众多同学发去链接。

  1月10日,记者走进大棚内看到,工作人员正忙着整枝打叶,采摘蔬菜。

  关于呷哺集团第二大股东配售全部股份的真实性,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呷哺集团,对方表示未来会发布相关公告。据了解,呷哺呷哺10日收盘价为9.11港元/股,下跌7.79%。呷哺集团于1998年11月正式成立,1999年在北京西单明珠开设第一家餐厅,并于2014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为每一个人实现梦想提供舞台”

  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任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职员;

  因为心脏机能迅速恶化,血压呈断崖式下降,紧急使用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温宇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