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月1日进入汛期 房山门头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

来源: 环京津网
2024-06-01 14:09:22

  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市房山区涉及水毁工程、水利设施、公共服务、道路交通等灾后重建项目共计53项,经过不懈努力,灾后重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农村供排水项目已全面完工,供水管线、污水管线恢复稳定运行,保障了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54条损毁的县级以上公路全部完工,252条水毁乡村公路全部完工,确保道路畅通无阻。740公里河道、沟道修复工程全面竣工,198条河道沟道清淤工作全部完成,有效提升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北京市门头沟区加快推进水毁修复工程。截至目前,水毁基础设施功能均已达到灾前水平。道路方面,149.2公里县级以上道路修复工程已全部完工,109国道新线高速项目计划6月底前完工。通信基础设施和供水设施已全面修复。

  提升应急能力建设

  北京市房山区摸底该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备齐防汛物资,目前各单位、各属地已储备各类物资30余万件,配备710部卫星电话,确保各山区乡镇每村至少配备1部。为防汛工作顺利进行和民众能够及时有效得到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避难场所方面,梳理该区147处应急避难场所(可容纳50人以上),可临时安置11.2万人,满足极端情况下山区民众全部转移至平原地区的需求。

  北京市门头沟区结合现实可用场所、灾损程度、避难需求等因素,规划了118个山区村居应急避难场所,主汛期前全面完成村居基本应急保障设施建设,满足民众基本避难需求,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北京市门头沟区现有区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2个,储备帐篷、棉被、应急灯、发电机等救灾物资36种、4万余件套。组织各镇街、各村居与附近商超达成生活物资代储意向,增强了生活物资保障能力。新添置了破拆工具组、外骨骼、三维地形扫描仪、无人机等应急救援抢险装备 ,进一步强化了防汛应急抢险救援能力。

  建设三级超短波应急通信体系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增105套气象监测站点、35处雨量站、7个水位站、3个综合监测站点、315个村居地灾及流域山洪监测站点、608处无线预警广播,实现了监测、预警的联动协调。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2022年,北京市深入实施绿色北京战略,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聚焦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实施“一微克”行动。

  1月3日,河南对外公布《关于印发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第21批援刚果(金)医疗队由21人组成,队员主要来自河北省、市级医院和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涉及内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医学影像、公共卫生、中医、麻醉、护理等12个专业,以及翻译等人员。该医疗队于2022年8月组建,已完成出国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法语、涉外知识、心脏急救能力、传染病防控、安全防护等。

  作者 瞿宏伦 贾满芬 王婵娟

  “工作相同点是都在为人民服务,不同点是平常与水火打交道比较多,现在面对更多的是患者,但都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抵达民众身边。”作为“济南消防应急转运突击队”的领队,张家龙负责转运车组整体工作,“我一定要发挥好‘老大哥’的带头作用,让我的兄弟们安全顺利地完成好每次任务。”

  作为烈士王焯冉生前的战友,郑凯歌依然清晰记得那个高原寒夜,王焯冉以生命托举生命,将青春永远定格在24岁。每逢重要节日和烈士牺牲的日子,团里都会举行庄严的祭奠仪式,英雄的精神已融入戍边官兵的血脉里。

刘怡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