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献血,这些小知识你知道吗?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19 13:16:18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在科学技术尚不能人工合成和大规模体外培养血液的情况下,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唯一来源。而输血是现代医学治病救命的重要手段。

  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如实填写健康征询,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如果掺杂经济利益,某些献血者为了成功献血而隐瞒实际情况,会给受血者带来输血风险,同时也失去了输血治疗的意义。

  每献200毫升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最多可拯救3个人的生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捐献血液,救助生命,是献血最直接最简单的初衷,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定期、适量献血还能刺激新血细胞生成,增强人体造血活力,改善供血供氧,降低疾病风险,甚至减少癌症发病率。增强造血活力,有助于血液新陈代谢,并增强身体免疫力。

  健康成年人献血后骨髓新陈代谢加快,人体各组织间液体成分会立即进入血管,1-2小时便可补上失去的血容量;血浆蛋白大约在1-2天内即可补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7-10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献血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即捐献全血和捐献成分血。捐献全血是指捐献血液的全部成分。捐献成分血是指有选择性地采集血液中某一种成分,所捐献的成分血可以是血小板、红细胞、粒细胞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根据《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 7-2011》规定,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一年24次。也就是说,如果一位献血者捐献的全都是单采血小板,那么一年最多可以献血24

  李克强表示,中国同东盟是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全面战略伙伴,始终视东盟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支持东盟团结自强和在地区合作中的中心地位,支持东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方赞赏柬埔寨去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为促进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发挥的积极建设性作用,愿同东盟国家一道,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取得新发展,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孟繁华感慨,现代文学从鲁迅开始就写乡愁,到沈从文,到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新乡土文学,到脱贫攻坚,再到新乡村计划,生活一直在发生变化,生活的观念和生活的力量要大于创作者思想的观念和力量。如果这个看法能够成立的话,乡土文学可以一直写下去。他认为,“乔叶的《宝水》写出了和过去乡土文学不一样的东西,这个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小说里面的人物是逆向而行的,从城市奔向乡村。”

  <strong>爱忘事不是判断标准 警惕情景记忆障碍</strong>

  练习5个月后,她感受到了中国古人的高度智慧。“古人修身讲究心法,你信任它,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随着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建筑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月份,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8.2%,高于上月6.7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宜昌2月11日电 (董晓斌 朱瑶)湖北首艘120标箱新能源纯电动集装箱示范船——汉江120TEU纯电动集散两用船10日在枝江盛懋船厂正式开工建造,这标志着该省推进传统燃油船向新能源电动船升级换代、向内河航运绿色环保智能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郦哲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