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黑土地上的乡村博物馆:讲述乡村发展故事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5 22:03:51

  中新网吉林4月11日电 题:黑土地上的乡村博物馆:讲述乡村发展故事

  中新网记者 苍雁 石洪宇

  村博物馆里,穿着满族旗袍的讲解员王惟娇向游客们讲解着每一件展品的故事。一个火盆、一件炕柜的“陈年旧事”,她都能娓娓道来。

  这家博物馆位于吉林市永吉县金家满族乡伊勒门村,是当地闻名的旅游打卡地。该馆修建于2019年,4个展区共有藏品逾2000件,主要展示当地居民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当中年代最久远的一件可追溯至清代。

  伊勒门村五里河村联合党总支书记沙志勇介绍,村博物馆农耕文化展区的铧犁、扇车、扬掀等老式农具,全部由村民捐赠。去年以来,该馆接待游客超过7.5万人次,通过参观,人们对黑土地风土人情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了。

  “村博物馆蕴含着农民对乡土的情感。”沙志勇表示,村博物馆的建设也是为了留住文化根脉。

  吉林省是全国乡村博物馆试点工作省份之一,各种类型的乡村博物馆有很多。眼下,这些乡村博物馆已经成为记录乡村变革、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

  位于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的乡村博物馆同样“内容丰富”。三梁村党支部书记李林森介绍,该馆讲述的是村子的奋斗史。

  当地以种植玉米、高粱为 生,勤劳的村民还大力发展起养殖业,打造出一个富有、美丽的村落。去年,这个乡村博物馆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坐落于松花湖畔的富江村,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乡村博物馆。作为巴拉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馆内仿照历史陈列着老式农具、炊具、箱子、婴儿床等生活物品3000多件,参观下来颇有“穿越”之感。四月正值松花湖“开江”,该馆也迎来游客到访高峰。

  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认为,雨后春笋般涌现的乡村博物馆既承载着乡愁,也延续了农耕文化的血脉。时下,乡村博物馆与文旅产业结合,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乡村博物馆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也激发了广大村民捐赠藏品的热情。王惟娇正在考据一件新的藏品,她希望新馆建成后,让这些藏品“讲出”更新鲜的乡村发展故事。(完)

  “昨晚,汉斯·莫德罗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我们党由此失去了一位重要人物。汉斯·莫德罗的亲属和朋友们亦是如此。我们对此表示深切哀悼。”公告称。

  碰上阴雨天气,能见度很低,站在都安隧道入口处往里看,只能看见十来米的距离,再往后便被黑暗完全吞没。隧道内伸手不见五指,探照灯带来的光线仅能提供前方几米的视距,黑暗使得整个隧道空间显得格外压抑。

  11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中国最大超深油田——富满油田500万吨产能建设工程现场,工人们紧张忙碌着。据悉,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将充分释放油气产能,推动富满油田快速建产、大幅上产。

  近日,贵南高铁广西段顺利完成铺轨。在这背后,有两位用脚步丈量安全的“守隧人”,为贵南高铁的建设保驾护航。他们是南宁铁路公安局柳州公安处贵南高铁河池筹备组的民警梁钟阳和农喜越。

  结束刽子手式的制裁与封锁,停止轰炸叙利亚,停止从那里偷窃石油,停止通过资助武装团体杀害(当地)人民。

  《措施》出台后受到侨胞和留学人员的关注。有英国留学经历的陈恩乐说,大学毕业后他便在海南创立公司主营精酿啤酒、果酒产品。在他看来,《措施》的出台,对于留学人员在琼创办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支持力度较大,对于公司的发展是个利好。中国精酿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海南自贸港具有政策优势,未来希望能利用海南优势做大做强海南精酿品牌。

陈珮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