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来源: 快科技
2024-06-21 23:36:15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 “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

  “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今年6月9日,“淘淘”迎来第三个孩子——一头雄性小江豚,编号“F9C24”;此前两个孩子分别是4岁多的大儿子“汉宝”,即将满两岁的二女儿“小久久”。

  “长江江豚寿命一般在20岁至25岁,按此推断,‘淘淘’处在中年向老年过渡期。”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淘淘”又一次繁衍后代,意味着其整体状况还比较健康。但不容忽视的是,“淘淘”身体部分指标已呈现衰老迹象,出现老年斑、食欲减退等情况。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探索建立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饲养繁育三大保护策略,实现长江江豚从种群持续下降、濒临灭绝到止跌回升的转变。

  “淘淘”及其后代是人工饲养繁育保护策略的亲历者。经过摸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构建起人工环境下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目前,武汉白鱀豚馆饲养着12头长江江豚,其中5头为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3头二代江豚。

  在郝玉江看来,长江江豚保护逐渐从“拯救保种”转入“种群恢复”阶段,当前仍需通过优化保护策略、创新保护技术、提升管护能力、推动全民参与等措施推进保护工作。(完)

  一旁的农喜越则顺着探照灯的灯光,对一些电缆、电线、电箱进行详细检查,时不时看看地面的水泥盖板是否牢固,细致地检查每一个角落,不放过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咦?这里怎么缺了几块水泥盖板,待会儿要跟施工单位反馈一下。”农喜越说着便掏出手机拍照记录下来。

  不仅如此,为提升于田县劳动者就业竞争力和劳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失业,维护就业总体形势稳定。“十四五”期间,天津援疆还规划出3500万元资金用于和田地区策勒县、于田县的劳动力提升及促进就业项目。

  而在俞进祥今次被查之前,今年1月16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安徽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济师姜亚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安徽省监委监察调查。

  “没有疫情前我们经常来,因为小朋友比较喜欢海洋公园,然后三年了,特别想过来玩。”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两个孩子全家出动,孩子的妈妈说:“整个旅游团一起过来,多数都是带着小朋友的,进来之后大家都非常热情,我们挺开心的。”

  刘俊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附属高级技术学校焊接专业教师。2020年底,作为支教教师,他来到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技工学校。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2月11日电 题:来了!好久不见!——香港海洋公园迎全面“通关”后首批内地旅行团

张芷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