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塑料如何“塑造”发展新空间?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6 17:41:35

  中新网宁波11月10日电(记者 林波)在这个科技不断变革和升级的时代中,塑料不再是简单的玩具和袋子材料。从塑料袋、脸盆等通用塑料,到汽车、电器配件等工程塑料,其融入了生活和生产的方方面面。

  11月6日至11日,2023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暨第二十四届中国塑料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塑博会”)在浙江宁波余姚举行。记者走访该博 览会发现,经过技术“包装”的塑料产业正迎来发展新空间、新机遇,为民众“塑”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塑料材料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本届中国塑博会上推出了不少具有绿色、循环等特点的塑料产品。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塑料材料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开发出PA66、PA6、AB5等高质量改性塑料的宁波秋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今年最新研发的高品质产品——PC、ABS合金料。

  据该公司销售经理陈科芬介绍,该公司的新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配件、纺织业、小家电等领域,“以塑代钢,阻燃性能也非常好。”

  “现在不仅要拼技术、比质量,还要强服务。”许栋是余姚富海塑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当地深耕塑料产业已有十余年的时间,该公司主要经营塑料原料及制品。在他看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塑料产业的信息渠道已打通,同类型的产品比的就是服务。

  在中国塑博会现场,记者注意到,通过创新升级,塑料行业正围绕着绿色、生态、低碳、循环等实施战略进行布局,塑料回收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据浙江海工机械有限公司产品技术负责人朱阿敏介绍,塑废回收产品是帮助客户减少工业污染的解决方案,也是今后塑料行业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开幕首日,该公司就与一家外商达成了其生产的“泰瑞玛”塑废回收设备订购意愿。

  自1999年创办以来,中国塑博会已走过20多年历程,也见证着塑料产业的变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诸多不确定因素叠加之下,塑料产业如何保持健康、持久的生命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明在余姚举行的第十八届中国塑料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暨中国塑料贸易大会上表示,推进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应做好创新发展、本质安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转型四个方面工作,确保塑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魏乃新建议以数智化赋能塑料产业协同创新,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塑料经营生产、采购、销售、加工贸易等环节的融合应用,通过“数实融合”,加快塑料产业向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转变。

  诚然,塑料产业早已告别了“低小散”的野蛮生长,通过高端化、绿色化、品牌化的转型升级,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

  特别是活动举办地余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原本不产一粒塑料的土地上,从作坊式加工到形成塑料贸易集散地,从个体现货交易到建立网上交易市场,其建成了一座集塑料原料销售、塑料模具、塑料信息发布等于一体的“塑料王国”,交易总量、商户规模等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创新赋能产业,绿色引领行业。”余姚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该市正奋进在高水平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的新征程上,对塑料产业调结构转方式、实现由大到强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大使命。(完)

  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三亚一些景区延续春节旅游的热度,“错峰游”也让景区的“黄金周”变成了“黄金月”。

  看到宝妈带着哭闹的孩子辛苦的走来走去,郭春岚心中倍感同情。她把母子带到了乘警办公席。因为办公席的座位前方比较宽敞,婴儿车刚好可以放进去,宝妈可以安坐,孩子也不怕被打扰,安静的在母亲怀里安睡。看到宝妈投来的喜悦而感激的眼神,郭春岚由衷的感觉岁月静好。当晚,列车到达北京南站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车厢外面寒冷难耐,郭春岚贴心的帮着宝妈把婴儿车推出车外,又带着她们通过直梯出站,将她们安全交给前来接站的家人。

  回答: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12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2至13日,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黄淮南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北部及贵州东部等地有中雨,江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12至1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有4~8℃降温,江南南部、华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温10℃以上。

  不久前,工信部批复成立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总部便设在南昌,就是为了进一步发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优势,解决创新链条上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问题。

  牢牢把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努力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打造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再上新台阶,力争在若干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赖建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