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开馆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0 07:11:21

  中新网西安6月18日电(记者 阿琳娜)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18日正式开馆,通过图文、实物、视频和场景复原等多样化手段,全面展示了学校丝绸之路考 古工作的丰硕

  丝绸之路考古馆位于西北大学博物馆二层,总面积近600平方米,分为“开启·大学担当”“赓续·千年追寻”“回响·盛世华音”“奋进·一流学科”“展望·丝路放歌”等八个部分,以“国家战略、学者担当、高校作为”为主线,展示了学校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特别是西北大学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组建中亚考古队,深入中亚国家开展联合考古,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交往交流交融。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队长王建新说,丝绸之路考古馆不仅记录和展示了丝绸之路考古工作的全过程,更弘扬了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考古馆的落成,对中亚考古队全体成员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表示将与各方共同努力,为丝绸之路考古作出更大贡献。

  科幻类型片在中国并没有完全落地生根

  “舞火龙的精彩之处在于,舞龙时,舞龙人要脱去龙衣,观赏者可以尽情地手持烟花喷向龙身和舞龙者。”非遗传承人蒋斌介绍,这种舞动者与观赏者之间的近距离互动,让火龙、舞者、观众三位一体的极度密集的交织与碰撞,烧火龙的气氛才会如此热烈奔放。

  到了21世纪,这种不道德人体试验依然在发生。2017年,美国维护人权医生组织发布调查报告指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9·11”事件后实施“非法、不道德”的所谓“强化审讯”研究,由医学专业人员设计和试验包括水刑、睡眠剥夺在内的各种“酷刑技术”,收集数据以研究刑讯效果,并将“研究成果”用于对被关押人员的审讯。在报告所列举的一个案例中,对一名被关押者的刑讯手段极为残酷,以至于团队工作人员被警告要“为以前从未见过的事情做好准备”,甚至其中有些人因受到强烈刺激而哽咽、哭泣。

  花灯耀四海,欢歌闹元宵!2月5日(正月十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元宵晚会》圆满播出。晚会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为主基调,在“花灿灯彩闹元宵”的主题设置下,涵盖非遗灯彩、南狮、戏曲、曲艺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合歌舞、魔术、艺术体操、默剧等多样态艺术形式,尽展千灯璀璨、万家团圆的节日盛景,获得海内外受众纷纷点赞。“超惊喜”“中国排面”“创新大融合”“视觉享受”等成为晚会播出当晚的网络高频词汇。

  罗超建议,可通过基金会、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多方合作,通过推进疫苗接种与早期筛查来实现消除宫颈癌。

  2022年6月1日起,中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开启了保护工作的新篇章。正如国家林草局湿地司副司长鲍达明所说,湿地保护法是推进新时代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赵文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