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极端野火研究等入选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6 22:03:54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当天下午在北京发布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水质基准、全球极端野火等10项研究进展入选。

  最新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具体包括: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植物群落功能性状及其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调控机制研究、长江模拟器研发及其应用、船舶清洁低碳关键技术及应用、农林废弃物绿色循环“三碳”技术模式、大气活性氮国产化高精度在线分析仪研制及应用、基于食物链的植被修复增效方案、钢铁行业重点工序烟气多功能耦合超低排放技术集成与应用、陆海水域藻华与微小有害生物高效绿色防控新技术装备及工程应用。

  其中,中国水质基准理论与技术体系构建项目,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质基准理论方法学,突破水质基准制定和基础数据获取系列关键技术,形成环境基准管理基本制度并推广应用,提升中国环境管理和政策标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全球极端野火生消机制与气候环境效应项目,通过自主研制全球野火排放近实时量化追踪系统,厘清全球野火碳排放时空动态变化格局,揭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野火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

  长江模拟器是指以长江流域为对象,以流域水循环为纽带,将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相耦合而研发的流域模拟系统及科学装置。长江模拟器研发为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院士致辞指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2023年度入选的 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反映了中国生态环境领域最新前沿动态,将在引领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营造全社会创新氛围,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致辞表示,本次发布的十大进展将为中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期待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为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科技的智慧和力量。

  当天发布会上,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张远航院士介绍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遴选情况,各入选项目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进展主要内容。(完)

  因此,团队合作研发了“同济飞鱼”,它重量为1.63千克,采用了搭载水空两用推进单元和舵面倾转机构的四旋翼构型设计,具备跨域穿梭能力及双域巡航能力,可在空中悬停6分钟,在水下巡游约40分钟。

  除抖音账号停更外,老干妈官方微信公众号“老干妈”,自2022年3月24日后便再无更新,最新一条推送的头条标题是《“老干妈”还是那个“老干妈”》,内容是经济学者马光远的一段视频讲话。

  高启强并非天生邪恶,恰恰相反,一开始的他就是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常见的那种普通人——勤奋,顾家,卑微,懂得感恩。如果没有外力的那些侮辱、掠夺和践踏,他会像普通人那样,老老实实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

  近月来,比亚迪已先后在包括宝鸡、淮安、襄阳等多地落子。而除了下游车厂大干快上,产业链上游企业也加快了布局步伐。

  就拿卫星遥感来说。别以为遥感有多神秘,简单地讲,就是用卫星拍照片。过去一张遥感照片成本和使用门槛很高,也无法随时随地拍摄。当大量低成本的遥感卫星发射组网后,普通摄影爱好者就可以通过遥感卫星,以较低价格获取一张太空视角的航拍图。

  在这里,科研经费更充足,青年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学术规划去建设实验室。已从事航天遥感电子产品研发10余年的张玺选择来到重庆,“科研单打独斗可不行,中心在人才培养、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了大量支持。”在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张玺团队一年内便发展到20余人。

崔凤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