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77家公司IPO终止!有的排队近三年仍“无缘”A股,多家券商撤否率达100%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4 17:43:50

  来源:华夏时报

  原创 谢碧鹭 陈锋 

  对于公司为何主动撤回IPO,后续是否还有上市计划,此次IPO终止是否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影响,6月3日和4日,《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了上述公司电话,美康股份并未接通,中智股份接通后转机无人应答;德和科技、百佳年代称不方便接受采访;金标股份接线人员表示会代转记者的问题,对此记者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但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任何回复。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4日11点左右,年内有177家公司IPO终止,而整个2023年度IPO终止企业为220多家。今年以来的IPO终止数量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七成。在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看来,IPO审核趋严,有部分企业觉得短期内上市无望,便选择撤回。提高拟上市公司水平和质量,才能促进A股环境健康发展。

  超四分之一集中创业板

  从分布板块来看,今年以来IPO终止的公司,欲登陆创业板最多,有46家。

  北交所IPO的终止数量也不少,今年以来有40家。不过和其他板块相比,北交所企业IPO拟募资金额较为“迷你”,普遍在5亿元以下,超过5亿元(含)的仅有5家。其中拟募资金额最小的是中崎股份,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商用POS系统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2023年6月,中崎股份IPO获受理,拟募资7249.80万元,今年4月,因主动撤回,其IPO宣告终止。

  胜华波为唯一被否公司

  盘和林认为,今年IPO终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是严监管导致很多企业撤回了申请资料;另一方面是当前市场流动性捉襟见肘,很多企业IPO定价不够理想,又或者预判到IPO减速使得上市周期加长,一些企业主动放弃并另择上市地,比如港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来IPO终止的177家公司中,仅有一家终止原因为审核不通过,即胜华波。该公司立足于汽车微电机技术,是国内主要的汽车雨刮器总成配套企业之一。今年1月,上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4年第2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告,胜华波(首发)审议结果为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

  2019年至2022年,胜华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83亿元、19.28亿元、25.08亿元和31.9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92亿元、2.10亿元和3.85亿元。上交所上市审核中心在审核问询中重点关注了四大事项:公司治理及内部控制有效性;客户与收入;关联方与关联交易;应收账款与现金流。

  此外,还有多家已过会企业也选择撤单,比如景创科技和六淳科技,这两家公司均于2021年6月获受理,并于今年5月终止IPO。景创科技专注于消费电子类游戏外设领域,主要为客户提供游戏外设、创新消费电子等产品的研发设计与智能制造,早在2022年8月便通过了创业板的上市委会议审核;六淳科技则于2022年7月通过创业板的上市委会议审核。

  “过会后仍选择撤回,可能是企业认为短期上市无望,觉得没有必要再提交注册,总之,是企业基于现实状况做出的决定。”盘和林补充道。

  10家券商撤否率达100%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2月,科利德科创板IPO终止,到了5月8日,上交所连发四份罚单,均指向科利德IPO项目。上交所查明,科利德对科创属性指标相关信息的披露不准确,涉及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投入金额,同时也未能充分说明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据悉,相关数据扣除后,科利德不再满足科创属性指标条件。作为科利德IPO的保荐机构,海通证券被上交所通报批评。

  盘和林认为,企业上市门槛的提高是为了股票供给端优化,将有限的市场流动性更多地赋予那些好公司,也让市场上的上市公司质量更高,增强投资人信心。未来,可能更加理想状态应该是上市和退市的动态平衡,要保持成长期公司的引入,同时要引导衰退期的上市公司退出市场,让市场发挥优胜劣汰的功能。

责任编辑:杨红卜

  这个咖啡角开始成为大潘心灵的充电站,结束上午忙碌的工作,坐在这里,喝一杯咖啡,慢慢洗净器具,再小憩一会儿,便能原地“满血复活”,再投入到下午的工作中。

  放眼未来,隋文静说,自己的人生不止于奥运冠军,正如她在《不止文静》的自序中所写,“冰刀划出‘刺刺刺’的声音,一行行印痕在冰面上画出非凡的图案。我想,这不就像人生吗?印痕嵌在冰面,我选择向哪个方向前行,就会留下哪个方向的凹痕。而这痕迹的长短、方向,由我决定。就像接下来的人生,由我决定。”

  当地时间2月6日,土耳其副总统奥克塔伊表示,土耳其地震已造成1541人死亡、9733人受伤,3471座建筑物被毁。(总台记者 陈慧慧)

  本报北京2月6日电

  动手实践和开拓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孩子们成长中的必修课。新学期,各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同学们在探索中实践,在劳动中成长。

  戴兵表示,在事关全球粮食、能源、金融安全的问题上,有关各方都应体现人道责任,以负责任的方式管控危机外溢影响。在日益融合的全球化时代,肆意挥舞制裁大棒,人为阻塞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只会加速危机传导,让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蒙受沉重代价。黑海粮食倡议继续得到落实,对扩大粮食供应、稳定全球粮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中方希望在消除俄罗斯粮食化肥出口障碍方面也取得实效,支持联合国加紧发挥协调作用。

林春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