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秦安:身穿“时尚新装”的白脆瓜开辟致富“新赛道”

来源: 中青网
2024-06-20 09:49:20

  中新网兰州6月19日电 (戴文昌)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种植的白脆瓜,以其皮薄、口感脆甜、香气浓郁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它们在田间地头穿上快递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的“时尚新装”直发全国各地,为当地民众开辟了一条通向致富的“新赛道”。

  秦安县有着种植白脆瓜的悠久历史,长期以来葫芦河河谷地带独特的气候条件为脆瓜生长发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秦安白脆瓜因皮薄肉脆、爽口汁多、营养丰富、清热利尿 、止渴润肝而声名远扬。

  眼下,正值白脆瓜成熟上市时节。记者在秦安县郭嘉镇洛泉村白脆瓜种植基地内,只见碧绿的瓜藤上挂满了圆润饱满的白脆瓜,棚内散发着诱人香气,瓜农们穿梭在瓜垄之间,忙着采摘、分拣、打包,一派繁忙的景象。

  为做好白脆瓜销售工作,郭嘉镇采取“政府订单+农户自销”“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方式销售白脆瓜。郭嘉镇人大主席马彦科说,发挥该镇电商直播基地网络销售作用,线上线下齐发力,让白脆瓜销往全国各地。

  白脆瓜瓜皮薄且脆,好吃也娇贵,如何降低破损率是白脆瓜收寄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秦安县分公司负责人董志宏介绍说,该公司为白脆瓜披上了一件由“气泡柱”“专用快递纸箱”、附上“生鲜标识”及“极速鲜面单”精心编织的“新衣裳”,换新装后,白脆瓜破损率大幅下降。

  “我们的白脆瓜皮薄、肉脆、味甜,可线上下单,也可实地采摘……”洛泉村白脆瓜种植户叶俊敏说,目前已有8个大棚陆续成熟上市,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

  今年以来,郭嘉镇因地制宜,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引导民众发展种植白脆瓜,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民众收入。

  马彦科说,洛泉村白脆瓜种植基地占地58亩,建成大棚82座。其中农户承包54座,村集体经营28座,种植的白脆瓜已大量上市,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民众经济效益明显,收入可观。

  过去零星种植的沙地脆瓜,如今已被成规模的大棚白脆瓜替代。“解馋瓜”成了秦安县继蜜桃、苹果、花椒三大产业之后又一个亿元级大产业。种植白脆瓜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闯出了一条致富新路。

  “凤山村以增加民众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白脆瓜种植业,为当地民众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秦安县兴国镇凤山村党支部书记王云说,今年该村白脆瓜基地预计产量可达12万余斤,销售收入可达120万元以上。

  董志宏说,近年来,秦安邮政因地制宜发展秦安白脆瓜、秦安蜜桃、秦安苹果、秦安花椒等农特产品+寄递产业项目,为该县名特优产品拓宽上行销路,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完)

  在熟悉韩国历史和国民心态的中韩学者看来,近代以来韩国成功构建了单一民族的身份认同,并通过历史教育、经济发展、政治转型和文化振兴等建立起了高度的民族尊严、自豪感和优越感。当一些韩国人认为其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遇到来自中国崛起的“挑战”时,遂产生了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在前些年“韩流”盛行时期,有韩国学者表示,韩国主导亚洲潮流的趋势让中国产生了“危机感”。而随着中国软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影视剧、网络游戏、社交媒体平台在全球越来越受青睐,韩国民众的心态也出现变化。加上在历史上存在一些争议问题,都加大了韩国民众的对华误解和误判。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协调范围的项目主要包括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有助于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有需要国家层面协调解决的诉求等特点。截至目前,已有六批重大外资项目纳入工作专班协调范围,其中19个项目实现全部或部分投产。计划总投资1700亿美元,单个项目投资均超过10亿美元,目前已完成投资超过630亿美元。

  不过,黄鹏智提到,索道建设的安全性问题,要做充分论证。如果黄浦江跨江索道的长度按照500米估算,每天的运量可达到四五千人,在满员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故障停运,双向悬停在江上的旅客可能会接近200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和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骆永昆2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菲律宾主动邀请中国外长访问,透露出菲律宾仍然希望积极维护与中国的关系的信号。对华关系仍然是菲律宾对外关系中很重要的部分。今年年初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对中国的访问十分成功,中菲两国元首重申继续通过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海上问题,还宣布重启油气共同开发谈判,释放出深化两国关系的积极信号。这次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访菲,中菲双方将探讨各领域的合作,包括就如何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等问题进行沟通和协商。

  据《韩民族日报》报道,在2021年的这次研讨会上,部分韩国学者认为,韩国网络空间中显露出的“厌华”情绪大体上是基于认为“中国怀有侵略韩国的野心”而形成的危机感和不安感。

  目前,黄浦江上建成通车的越江桥隧共有30座,其中13座越江大桥、17条越江隧道,并且还有渡轮可以通行。如此之多“贯通”两岸的过江通道,为何还要建跨江缆车呢?

李俊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