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净息差再创新低 负债端压力缓解有望带动息差企稳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3 07:54:10

◎记者 张琼斯

1.54%——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再探新低,环比去年四季度下行15个基点。金融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披露了相关数据。

分析人士认为,净息差收窄总体符合市场预期。 展望下一阶段的息差走势,市场观点存在分化。但市场人士总体认为,负债端压力缓解有望带动息差企稳。

资产及负债两端承压

净息差是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衡量在同样规模的生息资产下产生的净利息收入水平。

净息差收窄压力已经直接体现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中。据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723亿元,同比增长0.7%。王一峰表示,“0.7%”的增速较2023年同期下降了2.6个百分点;相较于去年四季度,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环比下降主要受国有大行、城商行拖累,股份行、农商行盈利增速边际改善。

净息差收窄压力有望缓释

展望下一阶段商业银行的息差走势,市场观点存在分化。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有望迎来拐点;另一些分析人士则判断,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

“银行净息差压力接近触底。”周茂华表示,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存款市场向常态回归,实体经济融资逐步恢复,金融市场整体回暖等,都有助于银行净息差压力缓解。考虑到定期存款占比偏高等因素,对于净息差回升需保持一定耐心,未来一段时间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仍然偏大。

“进入二季度,伴随着年初重定价、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等因素消化,以及存款‘降息’红利进一步释放,息差收窄压力有望显著缓释,后续银行净息差或迎来拐点。”王一峰表示,从负债端看,4月起政策层面禁止银行“手工补息”,将缓释存款成本压力,存款挂牌利率下调也有助于节约零售存款成本。

从资产端看,王一峰认为,目前还看不到贷款定价的边际拐点。此外,考虑到新发放按揭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较低,近期的房贷新政对息差形成的压力也有限。

不过,廖志明认为,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年内季度间将相对平稳下行。他表示,随着规范“手工补息”以及多次存款利率下调逐步传导至存量存款,计息负债成本率有望小幅下降,但生息资产收益率仍处于下行通道,净息差还将小幅承压。

王一峰建议,商业银行要做好负债管理,进一步加强主动型、高成本、一般负债的价格管理;推动结算型存款增长;平衡好一般负债和市场负债的规模和比例;遵守存款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

LPR下行空间或受限

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是影响LPR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净息差明显承压,报价行下调LPR的动力将有所减弱。

展望下一阶段的LPR走势,廖志明认为,由于净息差降至历史最低位,在负债成本明显下降前,LPR下降空间将受限。考虑到今年5年期以上LPR已经大幅下调,年内LPR进一步下行的空间也较小。

周茂华表示,LPR调整将反映银行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预计LPR仍有调降空间,但幅度会有所收窄。

  刘元杰:新疆也有像黑枸杞这样的特产,但最开始我卖的是蜂蜜。2021年一个朋友带我来这边吃了一次蜂蜜,我觉得味道特别好,但当时这里没有人在做蜂蜜产业。我发现新疆这边相对来说蜂蜜的自然成熟度高,这一点很有优势,于是我就过来做蜂蜜产业了。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从豆瓣查询到,《风情不摇晃》早在2019年2月就已出版,其出版社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豆瓣评分6.4分。

  格力地产在收购珠海免税时也提醒投资者,国内外大型免税运营商经过多年发展,经营模式较为成熟,已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并占据较大的市场规模,形成较强的规模效应。若国内外大型免税运营商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供应链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其销售的免税商品全球比价竞争优势将持续提升,免税行业市场竞争将加剧。珠海免税若无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以快速应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变化,将面临现有市场份额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推荐二:菠菜

  三、保持卫生习惯。在走亲访友和外出参加活动时,戴好口罩。勤洗手、常消毒。规律生活、充足睡眠,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家里经常通风换气,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及时清理生产生活垃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6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2023年初始,人民币汇率就迎来了好消息。

王丽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