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做好国企改革,有三个法宝

来源: 企业网
2024-06-14 20:17:47

  第七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于2月2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邵宁副主任,翁杰明副主任,王宏志副主任,彭华岗会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一年一度的峰会,祝贺获得“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优秀成果奖”的单位和个人,也感谢会议给我颁发的终身荣誉奖。作为一位央企老兵、作为一位改革的老兵,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讲一些感言。

  一、致敬改革

  1993年,我接受《中国建材报》的采访,发表了署名文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制度》,当时我心里有点忐忑。但没想到,文章在报纸发表第二天后,里面的内容观点在中央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栏目进行了广播。1994年,国家开始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百户试点,正式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十六字方针。

  北新建材也是试点之一,首先把工厂改成有限公司,把有效的资产组成上市公司,经历了上市改造,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新生。北新建材上市,不光先后募集了难得的8亿人民币资金,解决了发展的资金需要,关键是实现了“三分开、两独立”,把市场机制真正引入企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我离开北新建材已经21年了,但这家企业一直经营发展得很健康,反观当年在西三旗工业区的不少国企大多都消失了,是改革诞生了这样优秀的企业。

  我的第二段经历是在中国建材,我在那里做了17年8个月的“一把手”。中国建材的发展也是得益于改革。中国建材在2007年组建南方水泥时,整合了江浙沪上百家民营企业。

  2014年,我曾同时出任董事长的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双双进入国资委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国建材和国药集团这两家企业原来在央企中都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现在都发展成央企里的中大型企业。如果没有一系列的改革,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建材和国药。  

  在国资委管的央企中,400多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大约70%的资产在上市公司,80%的利润来自上市公司。2013年在财富全球论坛上,我给美国耶鲁大学的资深教授史蒂芬·罗奇讲,中国的国企是经过市场化改革的国企、是经过上市化改造的国企。没有改革就不可能有国企的今天,没有改革也不可能有今天国企的竞争力。

  抚今忆昔,我们国企改革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因此我们也要倍加珍惜。同时,历史和现实也昭示我们,国企的改革还要继续深化和提升,还要坚定前行。

  二、改革的体会

  国有经济和市场化相结合是个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国有企业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的企业机制。国企改革的底层逻辑也是建立真正的市场化机制。我认为,市场化机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市场上要成为公平的竞争主体,解决好“走出去”满足国际通用的市场竞争规则,在国内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到国民共进。二是从企业内部来讲,就是要建立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享财富的机制,使企业成为共同富裕的理想基石。

  一直以来,关于有 没有国有企业家众说纷纭。关于这个问题,德鲁克先生早在1985年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就有过明确的论述。他说,企业家和企业的所有制、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家的人格特征等无关,只要为企业创新并创造了财富就是企业家。他还特别讲到,在公营部门那些有创新精神的人也是企业家。

  在2017年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份文件中,曾7次提及国有企业家。由此可见,国企改革者、民营创业者包括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等都属于企业家的范畴。像大家熟知的美国的杰克·韦尔奇和亚科卡等都是职业经理人,但他们都是世界级的企业家。国企里那些有强烈的改革创新意识、确实建功立业、困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国企领导者就是国有企业家。像我国央企的宁高宁、地方国企的谭旭光等,也是被社会认可的知名企业家。

  三、中企研这个智库很重要

  中企研成立30多年了,当年的改革老前辈高尚全、蒋一苇等同志发起设立了这家研究会,很有前瞻性。这么多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企研在国企改革中,从“1+N”的三年行功,再到这次的深化提升行动,都积极建言献策,受到了国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这些年,中企研承接和安排了不少和企业改革发展相关的课题,与社科院、清华大学等不少单位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共同努力,做出了一些成绩。中企研总结归纳年度改革成果,积极促进企业互学互鉴,也鼓励了企业的改革热情。中企研编辑的《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蓝皮书》也成为记录国企改革的编年史。中企研主管出版的《企业观察报》也成了央国企改革发展的阵地和窗口。

  记得2012年我出任中企研会长的大会上,我讲到“中企研还要高举改革的大旗”,高尚全老领导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句话,他说,“改革是中企研的核心任务和方向”。也因此,这些年,中企研一直作为一块改革的热土,一块改革的思想阵地,更是企业改革者之家。

  按照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企研又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和使命,不光要重视改革的研究,也要重视发展的研究;不光要重视国企改革的研究,也要重视民企改革的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改革,形成国民共进的健康发展格局。中企研也将努力建设成新时期国企民企改革发展的思想融合平台。

  我做中企研会长12年期间是兼职做的,中企研很多工作是在金华同志率领下开展的。在中企研工作期间,我们始终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和工经联的关心和指导,得到了中国建材等央国企的支持和参与,得到了地方国资委、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也向各方表示真诚的感谢。

  我也始终以做一名国企改革的老兵为荣,作为中企研的首席专家,今后我也会全力参与中企研的各项工作,继续为企业的改革发展鼓与呼。

  过去一年里,华岗同志在协会领导全面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协会的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和新的气象,协会也到了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华岗同志有企业经历,又长期在国资委从事国企改革的研究、策划和领导工作。他既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又有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他经常深入企业改革一线,为企业改革排忧解难,是和国企改革家们一个战壕里的战友。相信在华岗同志的领导下,中企研的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国企改革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大家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与此同时,首批入选试点有的放矢。东营市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人资处资深经理陈毓惠说,翔安分公司刚起步,目前只有一千多名员工,步入正轨预计还需七千名员工,“政府的协助,让我们能够从外面把人才引流进来,帮我们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

  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后,杨彦伟开始跑北京市郊铁路,吕盼也调整值乘北京北站到呼和浩特东站的列车。此间,她和同事们特意去了趟青龙桥车站。

  下一步,教育部门和高校将积极组织动员高校毕业生参与招聘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为用人单位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提供便利。科技部门将调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与人才互融互促,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妇联组织将从加强就业指导、挖掘就业岗位等方面入手,组织女企业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帮助更多女大学生实现就业。

  今年总台春晚的舞台上,《难忘今宵》的主旋律由来自北京爱乐合唱团、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中坝村果果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strong>这也是春晚里的《难忘今宵》第一次没有专业歌手担任领唱,而是使用了阿卡贝拉+多声部童声合唱的形式。</strong>

  风向标:

张珊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