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来源: 光明网
2024-06-03 00:51:32

  向设施农业要食物(现场评论)

  ——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④

  种田不下地,施肥不费力。温室内的传感器,能“感知”空气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变化;水肥一体化设施管道曲折连绵,可根据作物生长阶段精准作业……在福建福州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雪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的场景令人眼前一亮。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先进农业设施,瓜果粮蔬“吃得香”“长得旺”。

  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就要延展农业生产的时间与空间。走进福清市绿丰农业蔬菜基地,只见温室大棚有序分布,丘陵资源被充分利用。基地负责人介绍,发展设施农业,能种原来不能种的作物,还能错峰或反季节种植,最大限度利用了气候资源。近年来,福建累计建设设施农业240多万亩,扶持建设标准钢架温室大棚近40万亩。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各地探索在荒地和盐碱地等非耕地上建设设施大棚,发展无土栽培,可以有效突破资源环境制约。向设施农业要食物,把良田搬进工厂、大棚,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出效率,有助于让“米袋子”“菜篮子”更充实。

  发展设施农业,提高产品品质,必须依靠科技。如今,福建设施农业装备正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升级。观察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内的果蔬作物,其生长用的光来自智能LED植物生长灯,其“土壤”是自主研发的营养液。得益于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攻关,植物栽培、装备、环境控制和智能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技术研发取得进展,解决了蔬菜自动化采收难等问题,实现了植物生产全过程的自动化和无人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自然依赖进行高效生产,进一步提升质量效益。

  设施农业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当前,我国设施农业在设施装备、技术研发、资金投入、规模化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弱项,同时面临着绿色转型任务。进一步做大做强设施农业,仍需在保护生态和节约资源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向非耕地要面积、向立体要空间,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生产绿色循环,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

  在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一块“我们种植未来”的巨幅展板,映照着发展设施农业的信心。设施农业有潜力,科技创新增动力。建设科技装备强、竞争能力强的设施农业,必将促进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安全高效,助力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作者为本报福建分社记者)

  (本系列评论 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05 版)

  该客服称,印度版辉瑞奈玛特韦适合12岁以上、孕妇除外的人群。但肾功能或肝功能非常差的人士不适合服用,副作用包括肚泻、轻微的血压高或肌肉痛。有基础病需咨询医生。该药目前是预售状态,预计25天左右能送到。

  巴西的贫民窟里,孩子们光着脚带球穿梭在大街小巷;非洲的荒土上,纸团和瓶盖被用来当做足球;中国的大凉山深处,一方小小的玉米地也能构建起一个足球梦……这些画面不是最夺目的,但却是最有温度的。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同频共振,从热爱中释放的力量能够抵挡住前路的坎坷。

  从产业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但12月14日一早,记者再次打开京东健康app,发现两款印度版辉瑞奈玛特韦已经下架。药店客服称,药品已卖完,正在加急采购,预计当日就完成上架。

  上述起诉书中称,Nuru作为美国公职人员在2018年应邀去中国旅行,居住五星级酒店,费用由中国这家开发商的承包商全包。他还在中国参观了这位开发商创办人的私人宅邸,并接受了一瓶价值2000美元的葡萄酒。

  “但由于缺乏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依据,湘鄂赣相邻区域铁路总体布局意见不一致,长九高铁未能纳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也就是说,至少在“十四五”期末,长沙“米”字形高铁网也无法建成。

简建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