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计划曝光!10000颗卫星 鸿擎科技有何实力来营造“万星星座”?

来源: 网易网
2024-05-30 14:26:35

  原标题:《大计划曝光!10000颗卫星》

  继星网GW计划和G60星座后,国内又一个“万星星座”面纱初露!

  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公布一份数据资料,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资料提到了一个名为Honghu-3(中文应为“鸿鹄-3”)的星座计划,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0000颗卫星。

  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的机构,负责分配和管理全球无线电频谱与卫星轨道资源。而向其提出申请,说明鸿擎科技的星座计划已初具雏形,此前星网GW计划就向国际电信联盟提出过申请。

  鸿擎科技有何实力来营造“万星星座”?

  资料显示,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11月,注册资本2245.25万元,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卫星导航服务、卫星通信服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制造、微小卫星生产制造等。

  控制权方面,商业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为其第一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为蓝箭航天创始人、实控人张昌武。

  今年5月11日,鸿擎科技官宣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规模并未公布,投资方包括昆仑资本与银河创新资本。此前,公司还在2022年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澜溪资本、陕西金控资本等。

  而此前公司已经在卫星制造领域研发多年。2023年12月9日,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就搭载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今年4月13日,鸿擎科技还发布消息,截至4月12日,鸿擎科技自研金乌200氪气工质霍尔电推进已于鸿鹄卫星完成轨控任务累计107.2km,在轨点火时长172.92小时,在轨点火次数361次,在轨点火成功率100%。

  鸿擎科技表示,此任务为我国首次实现氪气工质霍尔电推进百公里级轨控任务,完成了星箭运力协同场景的验证,为我国卫星互联网低成本建设赋能。下一阶段,金乌200霍尔电推进计划实现累计500公里级变轨。

  不仅如此,鸿擎科技还在加快提升生产能力,5月23日,蓝箭航天运载火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无锡奠基,鸿擎科技卫星制造项目同步签约。

  大星座建设如火如荼

  启动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新区总部

  G60星座则是我国第二个“万星星 座”计划,计划将超1.2万颗卫星送入轨道,最终覆盖全球的宽带网络需求。其背后为垣信卫星,为上海市国资委下属控股企业。今年2月,垣信卫星宣布完成67亿元A轮融资,是迄今为止国内卫星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金额,领投方为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跟投机构包括国科资本、国盛资本、上汽恒旭资本等。

  垣信卫星的控股股东——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秦健此前曾在公开场合中透露,针对G60星座计划,2024年,将通过格思航天卫星工厂数字化生产线生产,并由垣信卫星完成至少108颗卫星发射并组网运营,形成初步商业服务能力。公开报道显示,目前G60卫星工厂产能和产值仍在不断爬坡过程中,预计今年产值为7亿元—8亿元;目标年产能达270颗,明年实现产值同比攀升50%—80%。

责任编辑:王若云

  <strong>投入真金白银 解决“急难愁盼”</strong>

  瑞典和芬兰于2022年5月同时递交加入北约的申请。按照规程,北约必须在30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前提下才能吸纳新成员。目前土耳其和匈牙利尚未正式批准瑞典和芬兰加入。

  《意见》强调,要持续加大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惩治力度,对涉粮问题线索开展清底式“回头看”,应查尽查、一查到底;紧盯涉粮乱象背后的腐败问题,深入查办“影子股东”“影子公司”“国皮民骨”以及关联交易、套取资金、输送利益等案件,从严从重惩处,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重点围绕粮食收购、存储、轮换、销售等环节,严肃查处“以陈顶新”“先收后转”、空进空出、压级压价、吃拿卡要,以及敷衍塞责、玩忽职守,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高度重视办理挂牌督办的问题线索和案件,集中清理盘点,快查快结;适时向社会公开通报重大典型案例,让干部警醒、知止,形成严的氛围。要持续开展常态化监督,将粮食购销作为监督执纪问责重点领域,统筹运用多种方式强化监督;强化纪检监察与粮食和储备、市场监管、审计等专业化监督的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织密监督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活动当日,“把中国年带回家”生肖主题互动自助留影成为打卡热点。到访来宾纷纷在绿幕前与北京、上海、重庆等标志性景点和福兔人偶合影留念。比利时大学生卡罗琳与工作人员分享道:“我一直觉得中国很遥远,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体验中国,这太酷了!我刚才把照片发到了社交媒体上,马上收到了很多留言和点赞。真希望下一次能亲自去中国看看!”

  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并接受社会监督。

  鉴于这枚胶囊的辐射影响,罗伯逊建议公众对其保持至少5米距离。他说,触碰胶囊可能导致皮肤损伤、烧伤,影响免疫和消化系统。长期暴露在胶囊辐射范围内可能诱发癌症。“我们担心有人捡到它,不知道是什么,觉得有趣就留着了。”

黄盈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