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万里的中医情缘 山东青岛搭建中埃文化交流桥梁

来源: 华商网
2024-05-31 14:26:24

  中新网青岛5月29日电 题:跨越万里的中医情缘 山东青岛搭建中埃文化交流桥梁

  作者 胡耀杰 王禹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享誉中外。埃及亚历山大省媒体团于5月29日访问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参加青岛—亚历山大中医药文化交流会,体验中医特色疗法,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架起中埃两国友谊的桥梁。

  “我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中医,感谢青岛。我把儿子康复的事写成了文章刊登出来,让更多的埃及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医。”从埃及到中国,飞越万里跨国而来的埃及《解放之花》报刊总编、亚历山大记者协会秘书长玛奈尔·阿育布在第一次见到救治自己孩子的中医药专家曲崇昆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据悉,埃及亚历山大省媒体团此次来访正是缘起于玛奈尔一家与中医之间的一段美妙奇缘。2023年11月,玛奈尔·阿育布向中国驻亚历山大总领馆寻求中国医疗技术的帮助,她的小儿子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已卧床三年,几经治疗均未见起效,病情持续加重,生活无法自理,埃及医生一致认为他再也无法恢复正常生活。

  彼时,正值青岛市代表团访问埃及。得知情况后代表团主动提供帮助,并建议尝试中医疗法。总领馆征求玛奈尔一家意见时,得到了坚定的回应:“愿意采用中药疗法,还请青岛施以援手。”于是,一场中埃两国往返15000公里的“救治接力赛”就此拉开序幕。

  在多方协调安排下,青岛市中医医院等机构组织专家诊疗,由中医药专家曲崇昆领衔远程诊断、辨症施治、开出中药方剂。药材抵埃、开始服用、用药结束、开始化验、翻译结果、重新开药、再次运输……随后近六个月 的时间内,专家根据病患反馈的身体状况和指标变化,连续开出6个疗程的药剂,也意味着进行6次争分夺秒的赛跑,行程共计约90000公里。

  目前,玛奈尔的儿子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周边亲朋无不惊讶于中医药的神奇疗效。玛奈尔也在《解放之花》等埃及报刊多次撰文介绍儿子康复经过,并感恩中国和中医,在当地引发不小的轰动。

  来华之前,玛奈尔特意订制了埃及特色感谢牌,并在交流会现场赠送给青岛市中医医院以及大夫曲崇昆,医院也回赠以中药香囊和中医外治法器具等礼品。玛奈尔说,正是青岛伸出希望之手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为全家带来乐观与希望,这也将激励她为青岛与亚历山大的友好交往,为中埃交流互鉴不懈努力。

  在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内,埃及亚历山大省媒体团还参观了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长廊,欣赏中医叶画,让外国友人深深地感受到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卫健委主任薄涛表示,中国和埃及虽跨越山海相隔万里,但心连在一起,中医药就是连通双方之间的桥梁纽带,愿与埃及朋友携手共同推进中医药交流合作,把中医药推广到埃及,造福两国人民。玛奈尔更期待着未来在埃及能建起更多的中医馆,让当地人民都能享受到中医的治疗。

  据悉,近年来,在中埃两国友好关系框架下,青岛与埃及开展了一系列务实合作,加强港口、经贸、文旅等方面互动。参与为玛奈尔儿子运送药剂的海尔集团,在开罗投资建设了中东非地区第一个生态园—海尔埃及生态园,总投资额达1.35亿美元,生态园建成后将提供超3000人的就业岗位。而此次跨国开展的倾力救助,是中医药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实践,更成为地方力量推动中埃文明交流的鲜活案例。

  交流会结束后,在现场众人的提议下,82岁的曲崇昆居中,中埃两国嘉宾分站两侧合影留念。画面定格,一则中埃民心相通现在时的感人故事就此成为美谈。

  一缕药香穿越古今,一枚银针连通中西。穿越历史长河,两国曾以丝绸之路为纽带,奏响文明交流之歌;而今恰逢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双方又以中医为“钥”,开启中埃友好交流的新旅程。(完)

  活动: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说,赠英国议会下院议长霍伊尔乌飞行员头盔

  任何制度一旦被固定,改革的难度都会很大,因为任何改革都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改革某一项具体的制度很容易,但是对制度体系进行综合而全面的评估,寻找到系统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却考验着改革者的智慧。不管是从我国的医保实践来看,还是从世界各国的制度实施来看,纯粹的积累式个人账户都难以发挥保险大数法则的功能,无法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疾病风险的分担和资金的共济。将个人账户资金用于高额门诊费用的统筹已经形成了社会共识,应当成为改革的大方向。但是这个改革需要一套系统的制度设计,减少医保账户划拨比例的同时必须及时推出必要的配套措施。

  解兴权认为,总的来说,2023年看起来很乐观,“较低的油价、通胀和持续释放的旅行需求正支持行业的复苏”。但是,他也强调,鉴于微薄的利润率,航空公司需保持警惕并需灵活应对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该校的心理课从未间断。“线上期间,心理课主题包括自控力、如何获得安全感、如何跟家人相处等,新学期线下心理课主题也会随之调整,包括如何适应等,此外我们也准备了一些相关主题的团体辅导活动。”韩沁彤说道。

  今日,北京市中小学新学期正式开启,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全面恢复。经历“漫长”的网课和寒假之后,学校在教学上如何衔接?如何帮孩子尽快适应线下学习生活?针对因疫情影响、一些师生产生焦虑情绪等问题,如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对于上述问题,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所学校。

  四问:我国个人账户已存在了20多年,为什么最近要启动包括个人账户在内的门诊保障改革?

叶婷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