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212人

来源: 齐鲁壹点
2024-06-25 16:22:50

  中新网6月25日电 最高检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25日表示,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涉毒洗钱犯罪1025件1 212人,起诉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47件67人。

  25日上午,最高检召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问:毒品犯罪往往非法获利巨大,请介绍一下检察机关推进涉毒资产查处工作的相关情况?

  元明称,涉毒资产查处是惩治毒品犯罪的重要内容,如果对涉毒资产查处不到位,直接影响禁毒工作成效和反洗钱工作大局。对此,最高检于去年7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涉毒资产查处力度的通知》,指导各地检察机关按照“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总体要求,依法能动履职,加大涉毒资产查处力度,对毒品犯罪“打财断血”。

  一是强化“一案双查”。对所有毒品犯罪案件审查是否存在洗钱犯罪线索,及时追捕追诉涉毒洗钱漏罪漏犯,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将自洗钱行为入罪后,检察机关严厉打击涉毒自洗钱犯罪,对犯罪分子实施毒品犯罪的同时又掩饰、隐瞒毒品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依法同时追究其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是强化对涉案财物性质的审查认定。检察机关着重审查涉案财物是否属于涉毒资产,准确区分涉毒资产与合法财产、犯罪分子本人财产与他人的财产,在对毒品案件提起公诉时对涉案财物的处置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对于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八条规定的毒品犯罪分子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依法应当追缴涉毒资产的,及时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三是强化对涉毒资产查处工作的法律监督。发挥捕诉一体工作机制优势,注重发现涉毒资产查处线索,做好涉毒资产补查补证工作,完善涉毒资产证据体系,引导侦查机关对毒品犯罪案件深挖彻查。依法督促审判机关将涉毒资产作为法庭调查的重要内容进行审理,对于裁判确有错误的,应当依法提出抗诉。对于涉毒资产查处工作中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提出纠正意见,切实做到客观公正、不枉不纵。

  除了对病源的监测以外,新冠病毒感染降为“乙类乙管”之后,对人群监测、发热门诊的监测以及个案监测也仍然会继续甚至加强,从而准确掌握疫情的发展情况,以采取针对性措施。

  2023年,北部湾港北海铁山港区将会新竣工6个泊位,作为红旗机组组长,陈祖俊充满期待:“明天会更好!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经营者在医疗美容、美体等项目的商业宣传中使用明星肖像较为常见,当经营者使用行为的侧重点在宣传和推广项目、产品、服务,比如明星肖像并不在显著位置或者即便在显著位置但结合图文是为了凸显产品、服务,按照一般社会公众的认知,此时不足以认定是由宣传内容联想到该明星进行过重大美容、整形项目,在明星也不能证明其社会评价因此降低时,不宜认定构成对该明星名誉权的侵害;当经营者的使用行为侧重于宣传内容或者具体项目、产品的特性,让一般社会公众产生该明星就是进行了该项目、该项目的效果就是该明星身体或面部所展现的样子等认识或者联想,比如削骨瘦脸、抽脂减肥、隆胸美体等,此时的使用行为会给公众产生该明星脸是“做的”、明星身材是“假的”的负面印象,进而给该明星造成负面评价,在这种情况下若经营者未能对明星进行过重大整形提供相应事实依据,则宜认定构成侵害明星名誉权。另外,有些医疗美容产品或服务较为特殊,比如对于身体隐私部位的修复、矫正、整形,虽不在面部,但在对这类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商业宣传时使用明星肖像或身体形象等,从我国社会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来考量,确实会对明星声誉产生消极影响,给明星带来负面评价,此时可认定构成侵害名誉权。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日电 题:<strong>2023大事前瞻:国家机构换届 杭州亚运会举办</strong>

  “这些年,我去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亲们愚公移山的干劲,广大扶贫干部倾情投入的奉献,时常浮现在脑海。”

  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不忘人民的“急难愁盼”。这些新年贺词里提到的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把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竺冠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