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国移民政策再“倒退” 多位民权专家:将恶化寻求庇护者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助长极端偏见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22 11:34:12

  中国日报网6月20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近期,美国政府的一项行政命令和与之配套的“保障边境安全”联邦规章,实际上在6月份关闭了美墨边境,几乎完全中止寻求庇护者的权利。

  对此,政策分析师、加州理工学院波莫纳分校政治学系兼职教授法拉·哈森(Farrah Hassen)近日在美国“共同梦想”网站刊文指出,完全“关闭”边境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这样做只会产生一个昂贵的、军事化的边境安全和拘留机构,会因为人们申请庇护而对他们进行惩罚,从永远不会修复的破碎的移民系统获得既得利益。相反,美国需要一种基于法律和所有人固有尊严的公正且人道的方法。

  这其中包括改善入境口岸的抵达流程、确保庇护申请得到及时公正的审查,雇佣更多的庇护官员并适当地配备移民法庭以解决积压问题、提供法律顾问的访问权限,以及建立更多的合法入籍途径。

  美国性别与难民研究中心(Center for Gender &Refugee Studies)诉讼部主任梅丽莎·克罗(Melissa Crow)说:“现任政府不能仅凭一个行政令就抹去几十年来确立的法律,践踏了美国法律和条约义务,切断了寻求安全者的重要生命线。这还加剧了南部边境的混乱局面,破坏了人道主义和法律援助团体的重要工作。”

  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墨西哥华雷斯城和新墨西哥州拉斯美洲移民宣传中心宣传和法律服务主任珍妮弗·巴巴伊(Jennifer Babaie)同样表示:“这一行政令与美国的整个庇护制度背道而驰,没有可靠依据作为支撑,这样的做法惩罚了寻求保护的脆弱个人和家庭。庇护不是漏洞,而是拯救生命的措施,是一项受法律保护的人权。”

  另据沙龙新闻网站(Salon)报道,这一反移民的行政令是失败的,只会恶化已经让寻求庇护的移民处于持续危险境地的严峻形势——尤其是非裔移民,他们最不可能获得庇护,同时也是最可能首先需要庇护的人。非裔移民在移民和庇护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经历着反非裔的行为。两年前发布《揭露真相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拘留期间,非裔移民遭受虐待和令人不安的种族主义和暴力事件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移民。

  此外,“为移民争取自由”组织(Freedom for Immigrants)报告称,在2006年至2012年期间,需要他们干预的最严重、最危及生命的案件中,超过53%都涉及非裔移民。

  阿拉伯裔美国人研究所(AAI)创始人詹姆斯·佐格比(James Zogby)17日在美国“共同梦想”网站(Common Dreams)刊文称,移民非但不会威胁美国的活力,反而是赋予 美国生命的一股力量,他们每一代人都帮助美国成长。这一事实在美国各地的社区中都有体现,新移民和难民不仅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来到美国,还有他们的活力和决心来实现繁荣和养家糊口,同时还带来了他们独特的文化特征。

  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这个立场具有高度稳定性和连贯性。从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大方向,以建设性态度追求最大公约数,以开放心态促进务实合作,既不自我设限,也不好高骛远,为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条件,这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德关系的期待,也值得欧洲其他国家参考。应对当下的变局和乱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需要中德、中欧更好地求同存异、携手合作。

  呼和浩特市8日通报,近几日该市新增感染人数仍在高位,但主要是从高风险区、集中隔离点和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在社会面筛查中仍有散发病例。总体来看,该市<font cms-style="strong-Bold">新增感染者点多面广,聚集性疫情与散发病例交织,疫情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font>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3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31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785例,无死亡病例。

  孔明透露,目前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正在组织行业代表性企业通过自律和政府监管相互配合、补充,共同建立多元化社会治理方式。自2021年起,协会已就内容安全、未成年人保护、生产安全、版权保护等问题逐步建立起行业自律机制,并制作数条安全提醒视频、宣传海报、适龄提醒等内容,在全国各地沉浸式娱乐场所投放,未来将全面铺开。

  无独有偶。最近还有一则涉及房产的广告为引流招来批评:上海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些丢失名表等巨额财物的“寻物启事”,答谢礼是上海价值上千万元的房产。媒体调查发现,所谓的“寻物启事”&nbsp;是一则房产广告,是某房产中介员工用来引流的。

  这些都表明中国与德国不仅在经济上高度互补、拥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双方在对时代潮流以及国际局势的看法上也有许多共同语言。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双方是伙伴而不是对手,均从对方的发展和务实合作中获益。这是对中德、中欧关系,乃至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关系的切实概括。中国外交正是站在这个坚实、宽阔的地基上,张开怀抱,坦坦荡荡。

邓俞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