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10 19:47:32

  中新网上海6月9日电 (谢梦圆)“师父,请喝茶!”8日下午,在2024年浦东新区非遗宣传活动上,两位年轻的绣娘在数百位市民的见证下,向上海绒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明敏和许玉红敬茶,两位传承人庄重地接过茶,喝茶,然后回赠给两位绣娘精美的针线包。

  “礼成!”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上海绒绣的绣娘代表拜师仪式在掌声中结束……6月8日是2024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浦东新区非遗宣传活动以“‘美’在非遗‘育’见未来”为主题,在现场举行了浦东新区上海绒绣工坊绣娘代表的拜师仪式,并为浦东新区第九批非遗项目和第九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授牌。

  在活动上,周家渡街道文化中心、陆家嘴金融城文化中心、浦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沪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外高桥分中心这5家单位获得了上海绒绣传承基地授牌,浦东新区的上海绒绣传承基地增至21家。

  仪式上,嘉宾还为浦东新区第九批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桥传统糕点制作技艺”颁牌,至此浦东新区拥有各级非遗项目增至84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上海市级非遗项目38个,浦东区级非遗项目38个。

  当天,15位浦东新区第九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首次集体亮相,15位“新匠人”里,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91年的叶资冰。作为“江南传统民居木作技艺”的传承人,叶资冰自青少年时代便开始学习传统家具修复、古建修复和江南传统民居木作技艺。

  近年来,他参与浦东三林“南园”的建设和古建筑修复,向上海及周边各地输送古建修复技术服务,保护宣传非遗项目。现在,叶资冰在工作中也带领“00后”学生逐步了解学习古建筑知识。

  非遗传承不“断更”的还有国家级非遗上海绒绣,当天在仪式上接过敬师茶的两位上海绒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唐明敏66岁,许玉红已经年过七旬。她们表示,看到上海绒绣技艺后继有人,倍感欣慰。

  今年元旦期间,浦东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的浦东非遗体验馆,开设了绒绣工坊,旨在打造培养新一代上海绒绣非遗传承人的孵化基地。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张磊介绍:“未来,绒绣工坊会广泛招募对上海绒绣有热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传承这项工艺的年轻人,为非遗定向培养兼具工艺、设计、管理、市场等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绒绣工坊将成为培养新一代上海绒绣非遗传承人的孵化基地。”

  张磊说:“传承保护非遗是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内容,随着非遗热、文化热的兴起,我们将积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通过打磨优秀活动、剧目、培训、赏析会等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好地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推动浦东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当天的活动上,除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的主会场,浦东36个街镇也作为分会场积极加入了这场“浦 东非遗盛典”。记者从新场镇分会场获悉,这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作为上海古镇的唯一代表,与浙江、江苏的10余座古镇一起,正在联合申报“江南水乡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如果申遗成功,将成为上海市首处世界文化遗产。(完)

  2月7日中午,一架载有125名乘客的中国国航航班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国际机场降落,受到隆重的“水门礼”接待。伴随热情的柬埔寨传统昌扬舞,柬埔寨旅游大臣童昆和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向中国游客逐一送上柬埔寨传统水布和花环。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农资供应充足,备耕有序推进,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冬小麦面积3.3亿亩以上,西南地区小麦正在拔节孕穗,江淮小麦陆续返青。冬油菜完成扩种1000万亩任务。杂交玉米、杂交稻、大豆种子供给量均大于春播需种量。北方已开始春播备种备肥,南方开始施肥打药,农资逐步进入购销旺季。

  简单的憋气并不能反映肺部的真实状态。临床上很多病人的憋气时间或者肺功能检查仍然正常,而一些肺功能正常的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憋气。在2023年1月6日发布的新冠第十版诊疗方案中,也并未提到“憋气40秒以上是新冠痊愈的标准”。

  在去年举行的第14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上,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智库联盟宣布正式成立。首届理事会集聚了中国和东盟30多家智库,专家委员会由30位东盟专家和30位中国专家组成。该智库联盟将高效发挥智库智力支撑功能,释放“智库智慧”与“数字变革”、“丝路建设”叠加的“化学效应”,打造共商共建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智囊团”,共研数智赋能“一带一路”合作的“思想库”,联络最广的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国别研究“智库群落”。

  据介绍,黑龙江省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于2013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年来,该馆倾力培养了一批古籍修复师,积极投身到损毁古籍抢救修复工作中,为整理修复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历程、传承文明成果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如果问,你从哪里知道围炉煮茶?相信很多人是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看到。这些平台上,有不少围炉煮茶相关的精美视频、照片、笔记的分享。有的是商家营销,有的是网友的生活记录。这些精美分享推送,让围炉煮茶活动更具吸引力,引来网友“种草”。

王智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