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涨入跌!南北猪价携手下跌,发生了啥?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06 16:29:38

  来源:猪市前沿

  从生猪合约报价了解,截止6月5日11时30分,生猪近月以及远月合约报价下跌,不过,由于生猪近月合约与现货报价倒挂,近 月合约下调空间有限!

  其中,生猪2407合约报价17275元/吨,下跌50元/吨;生猪2409合约报价下跌95元,跌至18150元/吨;生猪2411合约报价18315元/吨,下跌115元/吨!生猪2501合约下跌285元/吨,报价跌至18090元/吨……

  生猪合约报价转弱,反映市场对于远期猪价前景担忧,而在现货市场,近期,猪价呈现“插翅”大涨大涨的走势,截止6月5日,外三元猪价涨至18.54元/公斤,相比5月初14.74元/公斤,生猪价格累计大涨25.78%,猪价呈现显著拉涨的走势,南北地区,猪价普遍涨破18元/公斤,高价地区,猪价冲高19.65元/公斤!

  支撑猪价上涨的逻辑,一方面,受产能去化影响下,阶段性适重生猪出栏锐减,生猪市场进入周期性上涨的通道;另一方面,受猪价前景乐观,养殖端挺价惜售,集团猪企缩量拉涨,二育入场积极,进一步增加了屠企顺利采购生猪的难度,支撑了猪价显著拉涨!

  然而,物极必反,猪价上涨仍面临现实性的压力!

  一方面,生猪价格大涨,屠企收猪成本飙升,白条猪储存均价明显跟涨,但是,由于天气炎热,牛肉价格偏低,居民消费替代增多,终端市场白条购销冷清,端午对于猪肉消费的利好难以兑现,下游白条出货不畅,屠企订单减少,为了降低亏损,主流屠企以缩量开工为主,压价心态依然较强;

  另一方面,国内生猪价格连创新高,自繁自养以及外购仔猪育肥,标猪出栏利润普遍达到了500元/头以上,养殖端压栏情绪松动,尤其是,此番标猪涨价带动了肥猪价格大幅上涨,而天气炎热,肥猪刚需转差,养殖端以及二次育肥,前期压栏标猪陆续进入出栏阶段,市场认卖心态转强,这也缓解了供应端偏紧的局面!

  叠加,国内生猪均价大幅走高,标猪价格普遍呈现“破9冲10”的局面,短期内,二育入场进一步减弱,屠企冷冻猪肉库存较高,冻品逢高出货增多,主流屠企分割入库信心不足,市场抄底心态降温!

  因此,在多方因素下,猪价上涨承压,价格呈现冲高下跌的走势!预计,6月6日,外三元猪价格维持在18.28元/公斤,环比昨日下降0.26元/公斤左右,南北市场,猪价呈现携手下跌的走势,后市关注集团猪企出栏节奏的变化!

责任编辑:赵思远

  新年到来之际,在农村、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许多人还在坚守岗位、辛苦忙碌,为了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而努力奋斗。

  2022年以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克服疫情影响,通过组织人员驻厂复工、精心统筹物料运输等方式,按期完成车辆研制任务。

  十年答卷亮眼,2022年经济总量预计迈上120万亿元台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更有甜头,也更有奔头了。

  <strong>反对阵营对抗,为稳定大国关系砥柱中流。</strong>面对重重挑战,世界要好起来,大国要作表率。一年来,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和普京总统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友好民意基础持续巩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俄双方都将保持战略定力,将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一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探索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2022年,中美元首3次会晤通话,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应约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举行面对面会晤,就事关中美关系以及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战略性沟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美关系不应该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21世纪的世界必须避免重蹈“冷战”覆辙。两国应该正确看待对方内外政策和战略意图,确立对话而非对抗、双赢而非零和的交往基调。习近平总书记为中美关系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强调中美关系发展历史表明,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建立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相处之道,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的正轨。一年来,中欧关系稳中有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分别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国领导人面对面会晤。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中欧关系走向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中方始终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实践证明,中欧关系保持向前向上势头,坚持互利共赢,符合中欧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2023年从今日开启,新的历史坐标,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将在2023年发生。

  聆听贺词,有对“今天的中国”的定格——

张志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