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市场与政策博弈:经济数据透露复杂信号 美联储官员审慎以待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19 09:54:05

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6月19日电(崔凯)在经济数据波动与市场预期交织的复杂环境中,美联储内部对于货币政策走向的讨论持续升温。隔夜,纽约联储主席约翰·威廉姆斯公开表示,尽管美国经济展现出向好势头,但关于未来是否及何时采取降息措施,他强调所有决策将严格依据即将出炉的经济数据,拒绝提前给出明确信号。

威廉姆斯在与福克斯商业频道的访谈中提到,美国经济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通胀初步显现缓和迹象,供需失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预计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物价压力将持续减轻。这一乐观评估与近期市场对美联储政策路径的猜测形成了鲜明对比。

市场普遍预期,面对经济增长动力的不确定性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美联储或将在今年9月采取降息行动以支撑经济,这一预期在周二发布的疲软零售销售数据后进一步增强,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9月降息至少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约67%。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释放出喜忧参半的信号。5月零售销售数据几乎无增长,仅微增0.1%,远低于市场预期的0.3%,且4月数据被大幅下修,表明消费者支出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动能可能不如预期中强劲。与此同时,制造业却发出积极信号,5月制造业产出环比跃升0.9%,超出预期,显示出制造业部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正逐步恢复活力。不过,制造业的持续复苏仍面临借贷成本上升和消费者支出可能放缓的双重挑战。

市场对于美联储政策的预期与官方立场之间的差异,凸显了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与政策制定者之间对于经济前景判断的微妙分歧。

上周,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区间于5.25%-5.50%不变,同时发布的经济预测摘要揭示,决策者们已将全年降息预期从三度下调至一次,这反映了对经济前景的重新评估,特别是考虑到近期优于预期的通胀表现。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降息次数的减少与时间的延后,不仅体现了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所强调的首次降息的“重要性”,也预示着政策制定者们正密切关注经济数据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以求在维持价格稳定与支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最佳路径。

而美联储内部则显得更为谨慎,上周发布的经济预测摘要(SEP)显示,大多数决策者预计首次降息将发生在今年晚些时候,中位数预测为仅降息一次,且维持利率高位运行 的时间可能比市场预期更久。

隔夜,威廉姆斯重申了美联储的核心任务——确保通胀率回归至2%的目标水平。他指出,尽管最近的通胀数据提供了正面信号,但美联储不会容忍通胀持续维持在3%左右。关于劳动力市场,威廉姆斯提出,尽管部分数据显示出疲软迹象,但整体来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依旧强劲,只是招聘活动有所放缓。这反映出美联储在评估经济健康状况时,既要考虑就业市场的韧性,也要注意潜在的过热风险,力求在控制通胀与支持就业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面对外界对于美联储是否会在秋季降息以避免政治影响的质疑,威廉姆斯坚定回应,美联储的决策将完全基于经济数据和专业判断,不受政治因素干扰。这一表态再次强调了美联储作为独立中央银行的角色,确保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依据数据和经济基本面作出最有利于长期稳定的政策选择。

随着美国经济步入关键转折期,美联储决策层内部围绕货币政策调整的讨论持续深化。在通胀初步显露缓和趋势与劳动力市场持续紧俏的双重背景下,多数官员虽表达了对年内降息可能性的认同,但也强调任何政策转向都将基于对经济数据的进一步确认,尤其是通胀降温的可持续性证据。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与玛丽埃尔·库格勒等人近期的发言,反映了对经济形势的谨慎乐观态度。库格勒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演讲中表示,目前货币政策已具备足够的限制性,能在保障就业市场稳定的同时,有效应对物价上涨压力。她援引最新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5月CPI与前月持平,作为通胀或将持续下行的“令人鼓舞”迹象,并认为若经济按预期轨迹发展,年内晚些时候启动适度宽松政策将是适宜之举。

包括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在内的部分官员,则表达了更为审慎的看法。洛根强调,近期通胀降温虽为“好消息”,但需连续数月的数据支持,方能确信通胀正稳步回归至美联储设定的2%目标。她呼吁保持灵活性,耐心观察后续经济数据,以确保政策决策的稳健性。

芝加哥联储主席查尔斯·埃文斯与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等人的观点,凸显了美联储在促进充分就业与控制通胀间寻求平衡的复杂考量。埃文斯对近期通胀数据持积极评价,认为这是“非常好的”消息,但他同时也提及,去年劳动力市场与商品供应的双增长奇迹,即在不显著增加失业率的前提下快速降低通胀,今年能否复制,仍是未知之数。

可见未来数月,美国经济数据的表现,特别是通胀趋势的持续性验证,将成为决定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关键线索。

编辑:马萌伟

  南宁市一家房产中介公司的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不超过80岁的规定并未普遍执行。而且,之前网上所传的鼓励70岁到80岁的老人贷款买房,属于误读。根据当前的市场交易现状,一般买房人的贷款期限在10年到25年之间,最高的有30年,参照“贷款人年龄加贷款期限”放宽至不超过80岁,政策面也不会是将贷款人年龄放宽至80岁。

  答:北京金诉律师事务所主任王玉臣律师提醒,这种做法有利有弊,作为购房人要慎重选择。一般来说,到了60岁、70岁以后,很多人基本上就没有了工作能力,只能靠子女养老或者社保等方式养老。这个时候,老人的支付能力是相对不佳的,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到自己老年的生活品质,继续背着房贷。另一方面,相关风险可能会转移到子女身上,增加子女的经济压力。

  对此,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对红星资本局分析称,“一方面,延迟退休提上议事日程,加上人均寿命延长,高龄者仍有收入的现实正在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房住不炒”开始深入人心,近年来购房者的年龄在延长,逐渐向西方的模式靠拢,即40多岁才买房。这样,很多人不太可能贷款30年,由此首付压力就会增加。”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真抓实干做好2023年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完成好既定目标任务,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取得新进展、农业强国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在2022吴淞口论坛上,中船集团对外介绍了第三艘国产邮轮,由其旗下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8万总吨级康养邮轮船,船总长293.5米,型宽34米,标志着国产邮轮产品谱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而就在前一天,人民网也评论,用“套娃会员”和多终端不兼容的霸王条款变相地向用户收费,不仅吃相难看,更会将前期积累的良好用户体验和对商家的信任消耗殆尽。

林志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