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件(组)馆藏玉器集中亮相南京 展陈万年玉文化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2 12:40:59

  中新网南京11月2日电(记者 杨颜慈)为迎接建院九十周年,南京博物院推出“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600余件(组)馆藏玉器在南京集中展出,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

  2日,“玉润中华——中华玉文明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组织媒体探馆。此次特展联合了国内40多家考古、文博单位,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600余件(组),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

  从全时空、全地域、多视角出发,展览讲述中国近万年绵延不绝的玉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揭示中华玉文化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展览主体分为玉生华夏、玉成中国、玉美神州三个章节。

  在“玉生华夏”展览中,围绕史前玉文化面貌,讲述玉器如何融汇并推动中国史前文明化进程。以“万年”为主题,以小南山成熟用玉为发端,该展览揭示早期用玉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中华文明的曙光。

  记者看到,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代表小南山文化的古老玉玦精美。据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被称为“中华玉文化的摇篮”的百米小山,藏着中华文明发展史的“秘密”。古老的玦呈环形、有缺口,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玉器类型之一,成为中华民族万年用玉的曙光之作。

  商晚期(殷墟时期)的玉蛇、战国中晚期的玉龙……悉数亮相第二章“玉成中国”。展览围绕以玉礼器参与国家形成、族群精神建立、以玉比德的发展历程,凸显玉在国家制度、个体精神层面的意义。

  在第三章“玉美神州”中,则以三国至明清玉器发展为主线,全面展示玉器演变历程,从玉料、工艺、人文内涵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中华玉文明的发展巅峰。

  展览 现场,一枚精美的翡翠松鼠葡萄展现了清代玉器的精美和精细碾琢。策展人介绍,在清代,尤其是清乾隆、嘉庆年间是集历代玉雕成就之大成达到最鼎盛时期,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玉文化的魅力,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南京博物院将采用多种方式展陈及互动。从斜玉旁的汉字到含玉的古诗词;从琢、磨玉形到雕刻玉纹;从欣赏美玉的温润到感受“玉有五德”;从“宁为玉碎”的民族气节到“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通过精彩纷呈的活动让观众了解绵延万年的玉文化精髓和中华文明内核。(完)

  在2月1日的投资者交流中,韵达股份(002120.SZ)高管介绍,从1月26日起,全网已完成春节运营模式,正式开启正常运营模式,目前从总部到一线网点人员已基本复工到岗。

  生动的课堂,恰是我国慕课迅速发展的缩影。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而村党支部的关键,又在村党支部书记。龙泉关资源并不少,关键缺干事的人。刘俊亮和镇领导班子商量,要想办法把有知识、能干事的年轻人请回来,培养成村子里的致富带头人。

  陈佳欢刚抵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便被当地民众“熊抱”并致以感谢。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3/19/6837740853165071507.jpg" alt="" /></a>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3/42/16201087137357830858.jpg" alt="" />

许芳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