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2 10:58:14

  中新网成都6月21日电(记者 岳依桐)记者21日从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四川强化基本民生保 障新闻发布会”获悉,四川以建设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为核心,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助餐、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模式,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84个、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183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

  以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街道新北社区为老服务站为例,该站点提供了居家上门服务、日托、助餐、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服务等6大类养老服务,设立的老年食堂最大供餐量500多份,并为肖家河街道其他4个为老服务站提供餐食配送服务。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张晓玲表示,四川民政系统围绕“兜住、兜准、兜好民生底线”,聚焦弱有所扶、老有颐养、幼有所护、残有所助4个方面,推进基本民生保障工作,统筹不断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在“弱有所扶”上,四川织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加快建设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将救助对象识别为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四类,推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范围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向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拓展。

  据介绍,四川持续巩固拓展兜底成果,发挥“大数据+铁脚板”作用,及时发现困难民众,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151万脱贫人口、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通过纳入低保、特困,稳定消除返贫风险,

  在“幼有所护”上,四川多元化保障特殊困难儿童需求,持续提高保障水平。全省69万名孤困儿童享受基本生活待遇,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提高到集中供养1600元/月、社会散居1200元/月。

  四川还构建年满18周岁后的孤困儿童高中到大学教育阶段完整的助学资助体系,今年省级层面助学资金达690万元,助力2720名孤困儿童成年后继续教育。

  四川还连续三年实施“明眸皓齿 正心立身”健康工程。例如,“正心”工程专门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已累计投入7028万元,筛查462万名学生,介入治疗3.4万人,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万余场次,覆盖学生及家长757万人次。

  在“残有所助”上,四川着力提升残疾人保障服务能力。该省连续9年将“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全省民生实事予以推进,86万困难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107万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四川还探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实施“精康融合行动”,设置社区康复机构(站点)超过400个,登记康复对象近3万人,年服务人次超过30万。自贡、遂宁等多地形成“阳光驿站”“遂心家园”等本土特色品牌的服务模式。(完)

  得知该消息的周明如遭雷劈。他是此次记者采访人群中单笔购车金额最大的购车者,之所以选择在昶铭汽车购车,主要是因为其优惠力度较大。他表示:“奔驰大G最后谈成的价格比4S店优惠30万元,而且我实地看过,发现这家公司规模挺大,表面上看流程也较为规范,所以没有过多考虑就签下来了。”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加速绿色转型期内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春节期间,中国文旅产业的火爆增长,格外吸引外媒目光。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中国消费市场迅速回暖。今年春节假期,中国旅游热门景点熙熙攘攘,出境游预订量增多,影院里人头攒动。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在中国,返乡与家人团聚的人增加,国内旅游胜地也热闹非凡。

坐个地铁就能进上海。

  201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应中国佛教协会之邀,有幸赴江苏——我剃度出家的省份,参加首届两岸中青年佛教人士联谊交流会,聆听时任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的谆谆教诲与台湾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的三场恳切开示。星云大师的开示,恳谈两岸佛教中青年的交往,恳谈佛教的传承。谈到这交往时,大师悲心恳切地嘱咐两岸中生代法师,互相之间要多来多往,达成共识,团结一致,凝聚力量,为教为国,他认为这至关重要,其他皆是水到渠成,或是枝末。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谈到传承时,大师讲了多位高僧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是他年轻时亲近他们时亲历的,让人倍感亲切,以小见大,甚是感人。代代相教、代代相范、代代相传,这就是最好的传承。

  今年的“海灯节”,以中国传统皮影戏为灵感设计的解谜玩法“纸映戏”再度受到欢迎。这个益智类玩法乐趣十足,又蕴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傅紫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