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京杭大运河发展的“未来式”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19 05:51:11

  中新网杭州6月17日电 (钱晨菲)17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暨2024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活动开幕式在杭州大运河杭钢公园举办。回顾十年成果的同时,如何继续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专家建言其发展的“未来式”。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滢涟。作为一条贯通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从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运河之本,在于航运。

  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吴澎看来,从古至今大运河的核心价值并没有改变,大运河协调南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带动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更要构建分工明确、低碳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目前,航运发展与交通、产业、人口、城市化建设互相作用,形成了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南段两岸日益繁荣的局面。而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同样具有巨大的货运需求。

  “如果全线通航,通过协调推进水上旅游客运与货运的相互促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与现代大运河全面提质升级的密切融合,可充分展示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强大生命力。”吴澎说。他期盼,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乘坐现代游船从北京直达杭州。

  运河之魂,在于文脉。

  放眼下一个十年,聚焦可持续发展和利 用的同时,挖掘文化内涵、讲好运河故事同样重要。

  中国文联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建议,在更大深度上对运河文化进行挖掘,多以京杭对话等活动为媒加强运河文化的交流和推广,使其成为显著的文化标杆。

  “要让流动的运河文脉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就要弄清楚年轻一代的兴趣点。除了总结回顾大运河过去的辉煌,我们也需要关注‘00后’对大运河的期许和诉求是什么、如何让下一代爱上大运河,此方面需要社会学家、文化学者进行充分的推断和论证。”陈振濂说。

  同时,他提及,传承文脉需要载体、需要创新模式。例如书法就是很好的载体之一。作为文字艺术,书法可以记载人们对运河文化的思考。未来,运河沿线的艺术家们也可以在此方面进行更多尝试。(完)

  在永仁县中和镇直苴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村民们换上新衣,来到中心广场,参加盛大的“赛装”。这一习俗传承1300多年,被誉为古老的“乡村T台秀”。“日月星辰、花鸟虫鱼等常会出现在刺绣作品中,并穿在身上。”李如秀说,我们都会彝绣,每人都拥有好几套美丽的衣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5日 第 07 版)

  帕兰迪强调,2023年,如果中国能顺利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它将继续为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加强欧亚一体化做出努力,并再次为世界实体经济复苏与发展做出贡献。

  德班世乒赛定于5月20日至5月28日进行,各大区都将开始参赛名额的选拔赛。结束冬训之后,国乒将士4日出征卡塔尔多哈,参加世乒赛亚洲预选赛。该项赛事尤为关键,直接影响到世乒赛的参赛资格,而世乒赛的比赛表现,也会影响到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本次比赛共设5个项目,单打比赛将分为16组,每组头名获得单打资格,第二名继续比拼力争余下名额。将采用同协会回避制,国乒全程外战争夺参赛资格。

  他表示,另外一个转型方向是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城投公司转型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能否从“融资端”迈向“投资端”。城投公司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不应局限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需主动参与到产业投资中,分享当地经济发展的红利,在发展中解决债务问题。

  在去年10月14日,疑似《风情不摇晃》的作者在其未经认证的社交媒体账号上表示,“小说的出发点是对正义的追寻”。在发布这条内容后,其账号再未更新,该条微博也关闭了评论。

王思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