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明文化论坛7月举办 百余件精品文物展明韵风华

来源: 新华社
2024-06-14 22:25:30

  2024明文化论坛新闻发布会13日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文物局和昌平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论坛将以更加鲜活的方式走向大众,活动贯穿 全年,推动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2024年明文化论坛以“多彩大明·盛世华章”为主题,将围绕明代社会各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深入研究分析,传承借鉴优秀文化,汲取历史智慧。论坛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时间贯穿全年,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论坛开幕式,主论坛将通过明史专家主旨演讲、知名演员发表观点、驻华使节中外对话等环节,共话发展与合作。同时,还将对明十三陵全域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建设项目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进行集中发布,推动明文化多元化发展、多形式传播。

  6场主题论坛分别为“美美与共”“百家话明”“皇都营建”“世出阳明”“高文雅典”“明韵新生”,将围绕明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将邀请百余国内外专家学者,就明文化研究最新成果进行研讨交流;系列文化活动分为“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共30余项文化活动供市民参与体验。

  此外,论坛还将通过5场文物展览加强文物活化利用,目前已在广东深圳、湖北武汉等地举办多场主题文物展。论坛举办期间,将举办“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和“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专题展”,首都博物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将齐聚明十三陵。

  本次论坛融入亲民元素,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以话剧形式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除邀请专家学者,多位参与明代电视剧表演的艺术家,还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宣传推广明文化。今年,论坛特别推出“国际友人聊大明”活动,同时邀请30余名国际友人参与中外对话、主旨演讲等环节,推动明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

  最近,我陆续走进社区、工地,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听说工友们特别爱听黄梅戏,我就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融入戏曲,通过理论宣讲与戏曲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给更多基层群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提到,每一位患者都十分关注“阳康”后的不适,第十版方案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特征提出了三个状态的治疗方案。

  昨天进入三九后,冷空气终于又蠢蠢欲动了起来。昨天早晨,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4.2℃,还是有些寒意的。白天最高气温与前一日相比直接“腰斩”,降至6℃左右。不过,户外仍暖阳相伴,风力平和。

  上述29270款存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现金管理类产品有325款,环比增加7款;开放式产品(不含现金管理类)有9663款,环比增加104款;封闭式产品有19283款,环比减少298款。

  “多年来,国内销量榜单的前三名一直是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的铁三角组合,如今自主品牌已有望占据两席。若比亚迪能如愿‘摘冠’,则将实现自主品牌首次年销量超过合资品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高云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经历过2022年的竞争和洗礼,中国汽车产业必将拥有更强的活力与生机。

  与妻子一同步出车厢的香港市民陶伯神情喜悦,忙不迭地对记者说:“等会到了深圳,我们直接转大巴去东莞。”自疫情发生以来,陶伯人在香港,心里却一直深深记挂着在内地生活的大儿子一家,此行除了探望儿子儿媳,他的日程表上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安排,“下礼拜就是孙女的满月酒,刚刚好赶得上!”“期待终成现实,我们可以跟孩子们团聚了。”陶太太很激动。

叶刚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