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来源: 中国小康网
2024-06-02 10:28:00

  中新社上海5月31日电 题:专访《葫芦兄弟》编剧姚忠礼:“翻开”中国动画“回忆录”

  中新社记者 王笈

  “绘动世界——上海美术电影的时代记忆与当代回响”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展方过10天,73岁的著名动画编剧姚忠礼已经来看了3次。

  5月30日走进“经典巡礼”展厅,当熟悉的动画形象和手稿渐次映入眼帘,姚忠礼又一次泪目,回忆涌上心头。“我合作过最多的导演有阿达(代表作《三个和尚》)、胡进庆(代表作《葫芦兄弟》)、严定宪(代表作《舒克和贝塔》)、林文肖(代表作《雪孩子》),他们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性——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姚忠礼是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编剧之一。这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是如何诞生的?面对中新社记者的提问,他如数家珍。“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没有系列动画片的,只有《九色鹿》之类的动画短片和《大闹天宫》之类的动画长片。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国内电视台开始播放《铁臂阿童木》《猫和老鼠》等来自日本、美国、欧洲的动画片,中国也开始探索自己的系列动画片。”

  《葫芦兄弟》是中国最早的系列动画片之一,片中有两处情节总让孩子们落泪——其一是穿山甲的牺牲,其二是爷爷为了让葫芦七兄弟团结一心,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姚忠礼的印象里,中国动画界曾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现象,即作为英雄人物的主人公是不能牺牲的,怕伤到了少年儿童的心。但是《葫芦兄弟》并没有这么做,“我们在创作剧本时就说过一句话:为有牺牲多壮志。”

  半个世纪前,上海曾是中国动画的“大本营”,姚忠礼所在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美影厂”)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动画人才和最优质的动画技术资源。 几代美影厂工作者不遗余力地投入艺术创作,以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成就了中国人自己的动画世界。

  “当时的美影厂有两百多个人,其中包括了27对夫妻。所以是一群内心充满爱的人,创作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姚忠礼看来,优秀的动画作品是以真情打动人心的,正是这群热爱动画事业、为中国动画殚精竭虑的人,撑起了中国动画的辉煌时代。

  他在一张拍摄于1983年的“钱家骏和五位得意门生”照片前停留了许久,为记者一一指出中国动画大师钱家骏和他的学生胡进庆、戴铁郎(代表作《黑猫警长》)、严定宪、林文肖、阿达。“40多年过去了,这张照片里的导演都已故去,但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孩子们的心里。”(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乌鲁木齐2月8日电 (记者 朱景朝)8日,记者从新疆喀什地区行政公署获悉,新疆喀什地区日前出台31条优惠政策,支持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2023年,是新一轮示范点和新三年示范区建设的起步之年。”2月8日,嘉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锋在嘉善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表示,站在新阶段新起点,要精准定位嘉善所处的“坐标系”“方向标”。

  “孤儿不孤,在母校生活学习的9年,足以温暖一生。”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百姓需求各不相同,有了矛盾怎么解决?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杭锦旗依托农村牧区“两委包社、党员联户”网格化治理体系,采取旗镇村三级联动服务、量化积分管理、清单式调度推进等措施,深化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有效实现“一网覆盖、一网兜底”。不仅如此,杭锦旗以党组织建设为核心,以“两委包联社、党员联系户”为支撑,以“常态化教育、精细化服务、多元化发展、精准化管理、民主化监督”为手段,探索建立了“一核双联五化”的乡村治理模式,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南》提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应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幼儿园幼儿在园期间不佩戴口罩。非疫情流行时,校外人员进校不再查验核酸证明。疫情流行或严重时,学校可视情况查验校外人员核酸证明或抗原检测结果。

  当谈到边境非法移民问题时,拜登表示,国会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确保边境安全,但在国会采取行动前,这一问题不会得到解决。而美媒认为,民主与共和两党几无可能达成共识,面对移民问题这一严重的冲突点,国会近年来多次试图全面改革,都以失败告终。

李佩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