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为何持续出现倍增式科技企业?

来源: 上游新闻
2024-06-25 13:28:08

转自:新华每日电讯5版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孙飞  赵瑞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在新华社24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上说,有“特区中的特区”之称的前海,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发挥深港合作、制度创新、先行先试等优势,一批倍增式科技企业持续涌现,新质生产力不断加快培育。

  “前一段时间在前海的企业座谈会中,发现来参会企业有近20家年均增速超50%,其中有4家是数年倍增式发展。”王锦侠说,这些企业有力提振区域经济活力,折射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前海有科技企业5.5万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338家,上市科技企业23家,独角兽企业14家。

  王锦侠介绍,前海通过放开限制、放松管制、衔接税制、对接法制、融通规制、联通体制、畅通机制、链接两制“八制并举”,累计推出83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在国家层面复制推广93项,广东省复制推广111项。

  “作为全国重要的制度创新策源地,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特别是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保驾护航、开辟赛道。”王锦侠说。

  如前海用金融科技来开辟科技金融的新赛道,用5G技术开辟智慧物流新赛道,用工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开辟智能制造新赛道等。

  以全国首家民营数字银行微众银行为例,其通过自研底层、标杆应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到去年底累计服务个人客户近4亿人次,累计申请贷款的中小微企业超450万家。

  在位于前海的影石创新办公室里,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我们的Insta360相机深受海外户外运动爱好者、旅游拍摄者欢迎,公司营收境外占比超七成,近年来持续保持大幅增长势头。”

  新质生产力持续迸发,为前海港资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全新机遇。统计数据显示,前海目前有 港资科技企业2433家,今年1到4月港资科技企业在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领域实现营收223.64亿元,同比增长95.7%,一批高成长性的港资企业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大健康等领域发展迅速。

  “发展新质生产力,给前海带来了持续超常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王锦侠说,前海已集聚各类创新载体155家,科技创新发展迅猛。今年以来,前海保持“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今年一季度经济总量增长7.6%,进出口增速达31.2%。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举有利于因城施策,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可以及时、灵活地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首套房贷利率下限进行适时调整;同时,能够增强市场的预判,降低不确定性。

  疫情期间受到较大影响的旅行服务进出口也在继续恢复。据官方数据,2022年前11月中国旅行服务进出口7580.5亿元,增长8.2%。

  近年来,“家”重新被知识界关注,“家哲学”被评为2021年度“中国人文学术十大热点”之一。在文化厚厚的包裹中,“家”的深处究竟与西方哲学中的“家”有何不同?“家”能否在普遍化、去语境化的论述中成为普遍的哲学论题?<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东西问”日前就此独家专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教授。

  据塞尔维亚媒体报道,受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委托,达契奇对克罗地亚进行访问,寻求改善双边关系。武契奇此前表示,今年将寻求“解冻”与克罗地亚的关系。

  此外,西安市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将督促各运输服务单位严格落实行业疫情防控政策,持续做好汽车客运站、城市公交场站、公路服务区、运输车辆等交通运输公共场所清洁消毒、通风换气工作;加强客流引导,组织乘客尽量分散候乘,减少人员聚集等工作。

  推介会上,吉尔吉斯斯坦粤商会会长、中裕冠中亚资源集团董事长李天涛就中亚广东商品展销中心、海外仓入驻模式、支付结算等做了详细介绍。广东商品中亚展销中心·海外仓为客户提供国际货运,通关,仓储,本币结算,及时出货补货,搭建跨境电商销售平台等。

吴刚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