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煜辉:关于化解目前股市流动性危机的一些建议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5-31 05:18:20

  从人性角度而言, “趋利避害”是金融市场投资者的行为本质。

  打个比方,如果股价K线呈现出多头排列向上的趋势,投资者行为上会表现为积极买入,并且为此愿意付出更慷慨的“溢价”,这就是“趋利”,专业术语叫risk on。

  相反,如果股价K线呈现空头排列向下的趋势,投资者行为上就会表现为焦虑地寻求早日卖出股票,以回避股票潜在的下跌风险,这就是“避害”,专业术语叫risk off。如果有更多的人一致地卖,市场一时间没有承接,就会出现因为卖力远大于买力而导致的股价暴跌,这就是股灾的本质,流动性危机。

  平准基金,顾名思义,就是要平准掉(对冲掉或消除掉)这种市场投资者人性的“趋利避害”,让市场平稳运行。

  所以平准基金就是一种制度保障,建好以后,如果能从心理上深刻地改变了投资者“趋利避害”的行为选择,其实目的就达到了。打个比方,就像供在神龛上的关帝爷,时不时烧根香拜一拜,就是份信任。

  至于以什么样形式来建立这笔钱,是财政拨款、央企海外账户的外汇资金、央行为维稳机构提供的借贷资金……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两步来。短期内,央企海外账户本就有几千亿美元的外汇未结汇入官方外汇储备,可以考虑从这笔钱中划转一部分,结汇转入央行外汇储备,央行对央企海外账户发行一张类似互换收益凭证,风险由央行担保。这就是个技术问题,左口袋右口袋。

  长期而言,还是要进入长期国债的预算规划,形成系统性的平准基金的长期补充机制,央行可以提供特殊流动性支持。

  至于规模,短期三五千亿美元是可行的,长期目标逐年补充至十万亿甚至更多人民币,根据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值规模来测算,与之相配套。

  关键是让市场投资者尽早、透明、全面地了解这一规划,“避害”的心理逐渐消失,回归资本的正常“趋利”状态,那么这次股灾流动性危机就解除了。

  其他技术性的救市方法还有很多。我随便提一个现实可操作的办法,比如设计一个收益互换的金融结构。

  建议可以让证金公司给保险公司担保,在3000点以下买入沪深 300或者中证800,5年之内年化回报如果低于4%,证金公司负责差额补足。比方说,额度承诺万亿级别,保险行业的投资回报假设4%,这样保险行业随便买个一两万亿元很轻松,而且会抢着买。因为现在保险资金有三十万亿元,但利差损非常严重,合意收益率的资产越来越稀缺。这个方案无须印钱,各取所需。当然证金公司需要央行提供特殊的流动性支持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质就是中央政府的信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理论上是无限量的。股票市场要的就是一份对中央政府的信任。

  国家队日常维稳工作也有方法。化解流动性股灾,可以考虑维稳资金从正面击溃科创50、科创100的空方力量。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正面击溃“风险厌恶”,才能迅速地激活 risk on,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最近已出台的一系列救市举 措,包括暂停限售股出借、要求国企加强市值管理,要求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支持……这些长期的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都是对的,要切实抓、长期做。但是现在我们要先处理好已经发生的危机状态。

  (作者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副主任)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李乐成强调,要严谨细致开展调查,细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疑点、每一条线索,把原因查清楚、把责任查清楚、把负有责任的人员查清楚。

  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也得到强化。李兆前指出,在法治环境方面,除了再次强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外,《意见》还针对近年来民营企业内部腐败频发现象,提出构建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体制机制,健全涉案财物追缴处置机制,加大惩处力度等。“这是对依法平等保护产权原则的具体实践,直接回应了企业家关切。”

  然而,美国海军即将有11艘舰艇退役。根据海军的五年建造计划,每年将生产11艘新舰艇。即使按照这样的速度,考虑到即将退役的舰艇,到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战舰也只有385艘。

  唐双宁酷爱书法、诗歌等文艺创作,将自己的书法称为“飞狂草书”,还以“霜凝”为笔名加入了一些文艺团体。不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他经常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其作品曾在多家著名美术馆、画院、博物馆办展览,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擅长诗歌、书法,略通金融。”

  相声观众爱听作品,他就尽力完整呈现作品;有观众爱看吐槽,他就专门拿出一个板块来读“黑粉”的留言;部分观众爱看表演“放下”,他自然也乐得满足。

  他还指出,从需求端来看,“房住不炒”政策作用下,投机性住房需求逐步得到抑制,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释放,将继续带动房地产发展。从供给端来看,部分房地产企业“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市场供给正经历阶段性调整。随着调整逐步到位,市场供给也会逐步趋于稳定。

赵雅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