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艾草、做香囊……波兰“洋弟子”端午闻香识“艾”

来源: 红山网
2024-06-06 10:09:39

  中新网重庆6月5日电(刘心羽 陈鑫)“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端午佳节,中国自古有悬艾、佩香囊等传统习俗。被誉为“百草之王”的艾草,不仅在保健和医疗方面用途广泛,还有驱邪、祛病等祝福寓意,是独特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

  28岁的宋潇佩来自波兰,是重庆大学的一名留学生,这是她在中国度过的第一个端午节。为学习端午传统文化习俗,宋潇佩特地穿上中式服装,走进重庆市艾草文化研究指导基地——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以艾草为媒,和孩子们一同学习“艾+”学科生活融创教育课程,感受传统文化在节日里 焕发的新生机。

  “艾灸卷点燃后可以驱蚊”“艾草锤是我们的养生好帮手”。在学校的10个艾料加工手工坊,孩子们热情地向宋潇佩展示自己亲手制作的“艾产品”。从香囊、精油到青团、印章,孩子们发挥创意,用琳琅满目的“艾产品”换取“自食其力券”,可在校内兑换食品、文具等物资,体会劳动的成就感和快乐。

  “扎染工艺包含扎结和染色,我们的染料主要用到艾草,煮染后加上明矾、绿矾等媒介着色。”孩子们娴熟地向宋潇佩介绍。在他们的指导下,宋潇佩把白色棉麻混纺服装进行扎结,浸入艾草染料,现场收获一件色晕层次丰富的美丽裙装,“没想到艾草能染出这么美的图案。”

  宋潇佩看到,孩子们缝制的艾草香囊、艾草锤呈现出鸡、兔、龙形象,充满想象和童趣。研磨品闻艾绒、了解阴刻和阳刻……在艾料加工手工坊,宋潇佩兴致勃勃地以孩子们为老师,上手学习制作青团、艾绒、香囊、精油、艾卷、印章等“艾产品”。

  “这些艾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一株艾就是一片爱。”在艾苗种植园,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校长李俊淑向宋潇佩介绍,学校以“一株超级厉害的艾草”为载体,构建“艾+”学科生活融创教育课程,师生共同参与到艾草种植、养护、收割及产品制作的全过程。学校还根据时令特点、艾草生长周期等情况,架构了一到六年级艾课程序列,即一年级“闻香识艾,全身是宝”;二年级“品艾美食,美不胜收”;三年级“寻艾药效,功效神奇”;四年级“诵艾经典,生生不息”;五年级“创艾作品,心灵手巧”;六年级“传艾赠美,爱满人间”。

  “传承了数千年文化的小艾草,已经发展成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重庆两江新区嘉木小学校名誉副校长、华艾珍品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靖雯向宋潇佩介绍,在位于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云阳县,已建成2000余亩艾草种苗繁育基地及艾草生产加工车间、古艾康养中心、艾香生态餐厅,打造出一条涵盖艾草种、收、运、储、销等多环节的全流程生产链。“我们开发了红花艾叶饼、艾草凳、艾草枕头等10多种野艾衍生产品,和学校一起开展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数智化工厂实地学习艾草现代化加工、产业化知识。”

  “艾草真是神奇的植物!不仅好闻,还能治病、做食物、做成许多有趣的手工作品。”宋潇佩感叹,“看到这些孩子们和中国的‘百草之王’一起成长,我也在艾草中感受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完)

<a><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212/1320357006.gif" alt="" /></a>

  有空时,瑞思喜欢去汾河公园走走,但目前也只逛过一半。“汾河公园面积很大,而且生态环境非常好,一年四季都有水鸟,我看到过白鹭、秋沙鸭等。听拍鸟的摄影师介绍,景区里有160多种鸟类活动,包括很多珍稀鸟类。汾河生态景区令人心旷神怡。”瑞思说。

  此外,鉴于民进党当局滥用公帑、采购美国天价军购,致使台湾社会民生困苦,与会代表还提议重视岛内百工百业的民生困顿问题,“反军购”将成为未来联合行动的重点之一。

  “梦呜苗寨里的村民早就不需要外出务工了,成为景区后,他们务农之外,主要的工作就是在寨子里表演节目,收入比外出打工强。”梦呜苗寨景区负责人何志坚介绍,每天村民们都要表演数场民俗节目,春节期间还有多次巡游表演。“他们就住在寨子里,是村民,也是演员。”(完)

  三期节目下来,“种地小队”每天都会以一场例会作为当天工作的收尾,10个人聚在一起,复盘当天面临的问题,探讨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出未来的种地计划。

  不过,每一次实验、每一轮放电都会有新的问题等待解决。“如同老一辈‘造太阳’的人,我们也要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去攻克。”李波告诉记者,院所正在集聚各路精兵强将,整合多方优势资源,院所两级纪委加强监督联动,全力保障基础科研攻关,加快推进解决“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

吴慧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