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气排球公开赛福建长泰开赛 气排球运动海外渐热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1 03:11:53

  中新网漳州5月11日电 (廖珍妹)“我希望把中国气排球带到马来西亚,让当地民众享受这一老少皆宜运动的乐趣。”马来西亚气排球发起人马桂珍11日说。当天,2024年中国气排球公开赛(福建·长泰)在福建漳州市长泰区隆重开幕,来自海内外的52支队伍,469名运动员欢聚一堂,切磋球技,马桂珍带领12名马来西亚运动员前来以球会友。

  此次比赛共设置男子青年组、男子中年组、女子青年组、女子中年组以及混合组、国际组等六个组 别。其中国际组由来自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支境外代表队组成,在5月11日至13日期间将进行141场比赛,竞争

  马桂珍来自马来西亚霹雳州安顺市,祖籍广东,曾是一名排球运动员,在接触到中国气排球运动后,她认为非常适合在马来西亚全民推广,2019年她先在家乡安顺发起运动,得到民众踊跃响应。

  “现在已经有20支球队,爱好者很多,正在申请注册马来西亚气排球协会,希望让每个年龄层的人,都感受气排球运动的魅力。”马桂珍介绍,此为首次带队赴中国参赛,希望增进球技、积累赛事经验,为未来马来西亚举办气排球赛事做准备。

  漳州是中国女排的“娘家”,长泰是气排球的“冠军摇篮”,此次当地以“气排球搭台 文旅农唱戏”为核心,精心筹办此次赛事,以达到“尽享一粒球、沸腾一座城”的效果。马来西亚运动员曾卓麟表示,深感当地气排球运动群众基础和赛事氛围浓厚,赛后将前往中国女排腾飞馆参观,感受女排精神内涵。

  气排球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项群众性排球活动。作为国内气排球重要赛事之一,中国气排球公开赛旨在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搭建高标准赛事平台,推广普及气排球运动。公开赛第二站将于5月底在浙江绍兴举行。

  气排球运动在新西兰同样受到喜欢。此次,新西兰气排球协会总会率领12名队员参赛。“总会2020年成立,旗下已有46支球队,拥有400多名会员,希望借此次活动同中国气排球运动员加强交流,也让新西兰民众感受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新西兰气排球协会总会会长 David Xu说。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兰原住民运动员在当天开幕式上还即兴表演舞蹈《美丽的萨摩亚》,激情舞姿,感染全场。

  已第二次组队参赛的香港轻(气)排球总会秘书长黎宝玲介绍,此次共8人参赛,“一抵达长泰,就感受到赛事的‘火药味’和当地的热情。”她期待此行提升球技,赛后将带队员们品美食,泡温泉,感受千年古邑长泰的文化魅力。

  此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排球协会、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福建省排球协会、漳州市体育局、漳州市长泰区人民政府、福建冠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漳州市长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福建漳州冠深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漳州市长泰区气排球协会协办。(完)

  <strong>多项“首次”!《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技术创新和节目亮点</strong>

  在做好研究阐释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对全面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作出部署、提出要求,把“深入开展研究阐释”列为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描绘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做好研究阐释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开辟了广阔空间、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课题。高校拥有雄厚的人才基础和研究实力,在理论阐释、课题研究、学科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责任。在实践中,做好研究阐释工作,要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相关学科特长加强体系化、学理化和分领域、分专题研究,把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释透彻。围绕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国内外关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热点议题,拿出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研究成果,为繁荣中国学术、发展中国理论、传播中国思想贡献力量。

  2020年春节,从大年初一开始,中国药科大学李志裕教授就带领团队翻阅文献,进行药物研发,团队连轴转了20天,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终于攻克了药物合成的技术难题。

  2022年11月12日,水利系龙笛、能动系胥蕊娜、电子系方璐、计算机系刘奕群、自动化系耿华5人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清华大学是获奖人数最多的高校;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这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也是推动党的二十大部署落实见效的重要举措。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联系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加强对党的二十大重大战略、重大任务、重大举措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

  随着“宅经济”“懒人经济”的快速发展,预制菜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新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表示,预制菜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资本的加持,推动了预制菜产品在线上、线下渠道多维发力,加速了预制菜从B端向C端市场的渗透延伸。

崔学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