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观点大对决:欧佩克秘书长亲自回击IEA“石油过剩论”

来源: 未来网
2024-06-14 07:09:47

  来源:财联社

  当地时间周四(6月13日),欧佩克秘书长海赛姆·盖斯(Haitham Al Ghais)发布声明驳斥了国际能源署(IEA)“石油供应将严重过剩”的预测。

  他还指出,为了防止能源短缺,世界仍将需要在未来几十年投资化石燃料。

  来源:欧佩克官网

  本周早些时候,国际能源署在2024年中期石油市场报告中预计,受美国等产油国产能扩张推动,到2030年,全球石油总供应能力将接近日均1.14亿桶,比需求高出800万桶,可能对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IEA认为,亚洲强劲的石油需求会被电动汽车、燃效升级等因素抵消。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随着清洁能源转型推进,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经济结构转变,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正在放缓,并将在2030年达到峰值。

  对此,盖斯表示,到2045年,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将每天增加2500万桶,因为数十亿人需要获得电力、燃气、交通等基本服务,“否认这一事实的人正为未来的能源短缺和波动埋下祸根,也为扩大‘能源富国’和‘能源负国’之间的差距打开了大门。”

  盖斯的这篇声明名为“石油需求的高峰还不在地平线上(尚未到来)”,他指出,“OPEC欢迎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取得的所有进展,但还远远不足以取代(化石燃料)80%的能源结构。”

  “我们还应该记住,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的发展也需要一些石油相关产品,它们未来的扩张将增加石油需求,”盖斯呼吁“在今天、明天以及未来几十年继续对石油行业进行投资。”

  “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但重要的是这必须基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现实,”盖斯称,“我们需要优先考虑能源安全,利用一切可用能源,实现能源可负担性,增强可持续性,减少排放,并且在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不限制我们的能源选择。”

  咨询公司Rapidan Energy总裁Robert McNally也认为,如果不建造更多的炼油厂,到2028年,运输燃料将出现短缺,“我没看到有任何证据表明需求峰值即将到来。汽车能效提升的速度不够快,电动汽车的普及速度也不够快。”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

  但朱敏也表示,尽管工作强度相对小,但在社区做全科医生承担的工作并不少,除了每周需要固定门诊外,她还签约管理了社区2000名左右的居民,需要为他们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开展疾病筛查和免费体检,定期联系签约居民,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

  专家们反复澄清和强调,西北地区变暖变湿,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仍很难改变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形态。实际上,西北暖湿化是一把双刃剑。

  (二十一)提供财力支持。中央财政通过现有资金渠道,支持福建开展涉台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中央预算内投资相关专项要加大对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重大项目支持力度。

  答: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这不同于一般行业,应当从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保证学生免受侵害的角度,从严把握用人标准,这是最重要的行业底线要求。此前,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纳入“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管理的人员,不得聘用为校外培训从业人员。近期,教育部又全面推行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准入查询制度,开展从业人员性侵等违法犯罪信息集中查询,织密校外培训安全防护网。《办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聘任与管理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校外培训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退还所收费用后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收学员、吊销许可证件。

  答: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涉及多方权益,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十分重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开门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一是进行了深入研究。教育部成立专门工作团队,认真研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校外培训执法有关建议提案,通过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专题研究,为立法工作奠定理论基础。二是充分总结地方实践。针对校外培训行政处罚适用情况、管辖权限、违法情形和罚则、执法程序等内容,组织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江西、浙江等实地调研,“解剖麻雀”式深入分析各地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梳理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三是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中央《“双减”意见》精神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校外培训行政处罚痛点、难点问题,明确违法情形、规定法律责任、规范处罚程序,起草形成了办法草案。四是凝聚了广泛共识。将征求意见贯穿于《办法》研制全过程,做到凝聚共识、集思广益。征求了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多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征求了有关专家学者意见。通过教育部官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召开专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专家、校外培训机构代表及基层执法人员意见建议。逐一研究、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建议,力求《办法》科学完备管用。

  9月9日,一位来自沈阳的网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栏目上留言称,他的孩子刚上小学就遇到了预制菜问题。他说,开学没几天就有学生因为吃到拉肚子而不能上学,孩子回来说饭菜不好吃,有家长到学校试吃后发现,大米饭都是隔夜陈米剩饭。该网民希望教育局和相关领导能够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个问题。

袁依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