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销售流程升级购物体验 电商网购节创新举措促消费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22 01:46:59

  人工智能加快渗透

  取消预售模式是今年“618电商网购节”的最大变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表示,取消预售模式,让消费者即买即得,解决了之前引发不满的“买货半月收”问题。

  电商平台简化消费流程,让消费者获得了更好的消费体验。京东、抖音、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拉长活动周期,让消费者拥有更充足的时间挑选合适产品,能充分享受购物节的促销和优惠活动。

  人工智能元素的加入带来新意。邹蕴涵认为,电商网购节增加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商应用,将科技前沿成果应用在消费领域,可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便捷的购物帮助。同时,AI对电商行业的赋能也不仅限于数字人直播,更重要的是后端流程的优化。

  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进一步增强。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表示,线上消费正向生活服务、文化、体育、旅游等多元线下场景拓展。

  家电以旧换新火热

  今年“618电商网购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多项促销措施,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成为促销重点。数据显示,4月份以来,以旧换新热度快速上涨,搜索量、销量等都大幅增长。前5个月,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

  京东上线北京以旧换新补贴会场。目前,京东已在北京全市范围实现家电家居品类的一体化服务。北京消费者在京东进行家电家居商品以旧换新时,京东提供一次上门完成收旧、送货、安装、验机、调试等服务。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指导下,天猫联合超1.7万家商家和循环拆旧企业,共同发起“以旧换新绿色行动”,宣布打造行业首个可溯源的以旧换新数字化绿色循环体系,规范回收循环服务,提升产业循环效率,鼓励绿色低碳消费,拉动绿色经济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市场流通与消费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依绍华表示,以旧换新能激发消费潜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国潮国货受追捧

  近年来,“国潮风”“国货热”推动了国货品牌发展,国潮产品日益丰富。越来越多消费者愿为国货买单,认可其所承载的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

  “618”恰逢毕业季,不少毕业生选择购买云肩、簪花帽等国风单品搭配学士服,学士服云肩在淘宝平台搜索量大幅增长。淘宝汉服行业运营负责人郝丹炀介绍,“七月夕原创国风汉服”店铺的爆款重工云肩上新后卖出3000多件,“青丝忆簪花”的爆款簪花学士帽月环比增长214%。

  京东开展“618”超级国货日活动。飞鹤、美的、喜临门等百大国货品牌带来海量新国货产品,覆盖美妆、护理、母婴、家电、电动车等诸多品类,并推出“百大国货不止3折”等超值优惠,满足消费者的国货买新追新需求。

  展望下半年消费形势,关利欣认为,需要畅通消费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的循环,健全耐用消费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有效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同时,继续完善促消费长效机制,在保障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基础上,丰富多元化消费供给,改善消费条件。

  举例来说,韩国主流媒体大约从2002年初开始大量报道中国沙尘暴、雾霾等对韩国空气质量的影响,甚至韩国中小学教材中也有“韩国是中国环境污染受害者”的内容。在韩国,一些有识之士反驳这一言论反而会遭到媒体的尖锐批评。除环境问题外,经常被炒作的还有“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韩国人爱吃的泡菜很多进口自中国,但一项民调显示,50%以上的韩国人不信任中国农产品的安全性或品质。有相对客观的韩媒澄清说,从中国进口的泡菜很多都是韩国知名企业在中国设厂生产并返销韩国的,炒作中国产泡菜“质量问题”无疑让这些韩企非常尴尬。

  过去80年中,蒙古国的平均气温上升约2.25摄氏度,远高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速度,同一时期,蒙古国年降水量减少7%~8%,特别是春夏等暖季降水量减少幅度十分明显。截至目前,蒙古国总土地面积的76.8%已遭受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情况还在恶化。据官方数据,过去10年是该国近80年中经历的最热的10年,干旱、炎热导致1244条大小河流、湖泊干涸或断流。

  这两年,中国在航天领域频出成就。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4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入轨运行。2021年6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2021年9月,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后返回地球……

  有外企高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能源行业的各类应用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商机。“现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技术好多都在中国生根发芽,如果不在这里跟上,就会丢失市场。”

  “我们相信,企业CEO访华时会为中国感到兴奋。中国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大市场,当他们参观后,就有可能进行投资。这是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国美国商会总裁何迈可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斯洛伐克智库“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去年进行的一项针对中韩民间关系的调查,前不久仍引发韩国《中央日报》和美国《外交学者》等媒体的关注。这项有1364名韩国成年人参与的民调结果显示,81%的韩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有“负面”或“非常负面”的态度,该比例是在56个调查对象国中最高的。而2015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进行的类似调查中,对中国持否定态度的韩国人仅占37%。《外交学者》分析认为,从年龄来看,二三十岁的韩国人“厌华”情绪最强烈,而经济条件越好的韩国人“厌华”情绪越弱。

王俞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