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将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趋势 系统谋划保供举措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6 09:40:26

  中新网4月29日电 29日,国家能源局举行 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赵莉表示,将密切跟踪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研判电力需求增长态势,系统谋划保供举措,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与需求增长相适应。

  赵莉表示,“十四五”以来,国内能源消费总体保持较快增长,电力等能源需求明显快于预期,国家能源局多措并举加大资源保障力度,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一方面,持续强化能源电力供应保障。发挥好化石能源兜底保障作用,加快煤电等支撑调节性电源建设,确保在迎峰度夏、度冬高峰前按预期进度投产,推动新能源发电平稳健康发展。一季度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库存保持高位,有效满足采暖季用能需求,全国发电装机达到29.9亿千瓦。加快电网项目建设,深挖电网跨区、区域电网内部余缺互济潜力,督促各地利用市场化方式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消费需求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做好能源供需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紧盯重点时段和重点地区用能需求,密切跟踪用电负荷、电煤、主要流域来水等情况,对于发现的苗头性、潜在性、趋势性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开展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供需预警、做好工作协调,指导地方、企业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民生和重点用户用电。(中新财经)

  监 制丨耿志民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各公司披露信息注意到,近年规划的新增光伏电池产能普遍以N型电池技术为主,但不同厂家选择的技术路径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TOPCon规划产能显著高于HJT规划产能。

  2022年,中国旱情总体偏重,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华东、华中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夏连旱,长江中下游及川渝等地2022年7月至11月上半月持续高温少雨,遭遇夏秋连旱。长江流域中旱以上干旱日数77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4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昨天开始,虽然有弱冷空气影响东北地区等地,给当地部分地区带来小幅降温,但仍然改变不了偏暖的大趋势,大部地区的气温都会在波动中继续“爬坡”,尤其是东北地区和江南一带,不少地方将出现同期罕见温暖,像是长沙,昨天的最高气温已经升至20℃以上,预计今天气温还将更上一层楼,最高气温或升至21℃,加上阳光助力,当地一片暖意融融,仿佛初春提前到来。

  去年深秋,驻地气温陡降,营区暖水管道被冻裂。天还没亮,刘涛带人直奔营区外,拆开保温棉,顶着风焊接管道。那天,搓着冻得通红的手背,远处一簇生机勃勃的灌木,让他心头洒满阳光。拿出手机,刘涛把这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发给远方的妻子。

  <strong>陶黎纳:</strong>建议大家应接尽接,也是给身体多一层保护。

林以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