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尊盘实现数字化复原

来源: 36氪
2024-06-10 21:45:15

  中新社武汉6月8日电 (武一力)曾侯乙尊盘数字化复原成果发布会8日在湖北省博物馆举行。湖北省博物馆联合故宫博物院运用工业CT技术,历时逾两年,首次获取曾侯乙尊盘完整三维结构模型,并通过数字化处理,制作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

  曾侯乙尊盘于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曾侯乙尊盘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制作工艺最为复杂的青铜器,被考古界视为商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江旭东博士介绍,因曾侯乙尊盘结构异常繁复,加之青铜器密度高,传统扫描技术无法对其进行数字化建模。自出土以来,它的内部结构一直不为人所知。为此,业界专家运用工业CT技术对曾侯乙尊盘精准三维扫描建模,清晰复原内部结构。

  此次发布的三维数字化复原视频,庖丁解牛般拆解了曾侯乙尊盘完整结构:尊由1具尊体和33只附件、19只U形锁扣,通过32处铅锡焊、23处铜焊接连成一体;盘由1具盘体和44只附件,通过8处铸接、52处铅锡焊、4处铜焊接连成一体。

  江旭东说,曾侯乙尊盘龙蛇盘踞,集浑铸、分铸、焊接等多种工艺为一体,比如尊的口沿为多层镂空附饰,层层堆叠,成为复原过程中的较大难点,但也恰好显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卓越智慧和精湛技艺。

  故宫博物院文物保护标准化研究所所长曲 亮表示,在现代科技帮助下,曾侯乙尊盘复制件来日可期。但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复原技术可为观众呈现文物肉眼所看不到的一面,创新博物馆公共教育形式,多元化呈现文物价值。(完)

  星云大师生前一直致力推动两岸交流,他曾接受传媒采访时说:“我一以贯之的心愿就是两岸和平。我想对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隐蔽、分散、忙碌、耻感,被认为是独抚母亲这个群体的特点。同时,在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北青报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个群体的母亲普遍对孩子有亏欠心理,又不知如何教育孩子去弥补单亲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身情绪的不稳定和对孩子的过高期望使亲子关系也变得紧张,引发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障碍。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又让独抚母亲和孩子的羞耻感增强,自我价值感低下,更容易与社会疏离。

  昨天上午,玉渊潭公园科普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领大家猜灯谜、做花灯,科普蜡梅知识。

  在北京冬奥会期间,位于首钢园内的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中国队的“双金福地”。在过去一年当中,首钢园则成了京城新的打卡圣地,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又称大科学装置,是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利器。

  在浙江杭州长寿桥岳帅小学,气球、元宵灯笼、可爱的大兔子,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开学氛围。学校还专门给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盲盒礼物。

郭学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