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北京疾控提醒:发热、咽痛、皮疹,小心猩红热

来源: 新京报
2024-05-23 20:24:47

  中新网5月22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如果出现发热、咽痛、皮疹等症状,要小心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 Fever)是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GroupA Streptococcus,GA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儿童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其并发症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严重危害青少年身体健康,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临床以普通型多见,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可表现为高热伴咽痛,发病后次日出现皮疹。皮疹始于耳后、颈及上胸部,1天内蔓延全身,典型的皮疹如“鸡皮疙瘩”,多在1周内消退,躯干常呈糠样脱屑。部分患者可出现“草莓舌”“杨梅舌”。

  如未经及时治疗,感染可蔓延至临近组织器官,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支气管炎、肺炎等,还可能出现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

  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核酸检测、血清学检查等。

  如何预防?

  托幼、学校等教育机构做好呼吸道传染病日常防护、健康监测和健康宣教。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制度。

  在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倡导勤洗手、加强通风、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卫生习惯。

  可以说,无论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还是在疫情防控一线披甲出征,无论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还是在抢险救灾前线冲锋陷阵,无论在奥运竞技赛场奋勇争先,还是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青年一代都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为持续巩固专项监督成果,做实“后半篇文章”,省纪委监委督促省直有关部门对照黑土地保护法、黑土耕地保护条例等,健全耕地总量控制、质量监测、污染防治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补齐制度短板、堵塞监管漏洞。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1/97/7627281040454658085.jpg" alt="" />

  对于个人防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专门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个人防护指南》,针对个人日常防疫,《防护指南》提出,要继续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以及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等,而针对老年人、儿童等重点人群,该指南特别指出,在疫情流行期间,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孕妇、儿童和伤残人士等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确需前往应全程佩戴口罩。

  三是将有力促进闽台海上搜救协作。《条例》突出福建对台特色,规定了与台湾地区海上搜救机构加强交流协作、畅通信息通报渠道、组织开展联合演练等相关事项,支持台湾地区社会力量参与闽台搜救协作,并明确了在出入境手续办理、医疗救助、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便利。

  感染新冠后何时能献血?根据《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中规定,最后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阳性结果7天后可以献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复6个月后可以献血。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您身体很健康的前提下,不再服药、不再治疗,没有相应的症状之下,可以考虑献血救人。

魏雅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