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让世界看到热烈奔放的民族文化

来源: 澎湃网
2024-06-04 04:00:27

  中新网延边4月27日电 题:中国朝鲜族农乐舞:让世界看到热烈奔放的民族文化

  中新网记者 郭佳

  40多年来,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从寂寂无名到享誉中外,离不开金明春的努力。他曾登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舞台表演这种舞蹈,并以30秒内甩32米双层彩带并跳跃44次的成绩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摇32米双层彩带不会提高艺术表现力,那为什么还要做呢?”现年67岁的金明春近日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下称“延边州”)汪清县文化馆受访时坦言,“(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关注,让更多人来关注我们的民族舞蹈。”

  朝鲜族农乐舞是朝鲜族综合性最强的舞蹈,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它不仅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首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舞蹈类项目。

  朝鲜族农乐舞主要由手鼓舞、长鼓舞、圆鼓舞、假面舞、象帽 舞等组成,其中象帽舞是农乐舞的最高表现形式,舞者头戴12米长的彩带,边击鼓边甩动,将舞蹈表演

  金明春是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代表性传承人。1977年,高中毕业的金明春在家乡汪清县的一个宣传队工作,吹洞箫、演小品、说相声,样样精通。后来,他拜师学习象帽舞,一学就是一辈子。

  为了提高象帽舞的观赏性,金明春在平甩、左右甩基础上,发展出抖甩、飞甩、立甩、叠甩、旋甩、狂甩等复杂技巧,他还在象帽舞表演中融入了传统武术等元素,创造了钻圈、旋子、扶地翻转身体、上台阶、扫堂腿等高难度技法。“中华文化是朝鲜族农乐舞创新发展的源泉活水。”金明春说。

  朝鲜族农乐舞创始于农业劳作,因而舞队的最前方总是由令旗和一面写有“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农旗为先导。金明春介绍,农乐舞是朝鲜族用舞蹈形式表现出的祈求丰收、向往幸福、融入大自然的一种美好祝愿,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地官方对朝鲜族农乐舞保护传承越发重视,也投入了更多资金。特别在2003年后,朝鲜族农乐舞逐步迈向全国舞台,并得到了人们的喜爱,甚至引起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多所大学的兴趣,纷纷派人探寻研究。

  朝鲜族农乐舞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已深深地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金明春介绍,这些年,通过所有从业者的传承、保护,朝鲜族农乐舞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在中国重要的节庆活动上,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目前,延边州朝鲜族农乐舞从业者正日益增多,仅金明春这一脉就有1个省级传承人、3位州级传承人、7位县级传承人。

  吉林省朝鲜族农乐舞(象帽舞)省级传承人太永春坦言,最初没想以朝鲜族农乐舞为业,但越学越喜欢,也就转变了想法。现在除了随师父到外地采风表演外,他还积极在当地开展普及工作。

  朝鲜族农乐舞获评人类非遗项目十几年来,金明春感受到了新使命,他积极参加中国官方举办的对外交流活动,到过意大利、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表演。

  “它是全人类的遗产,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我想要全世界都了解它。”金明春说。(完)

  (二) 放宽在中心城区稳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条件。一是2019年政策规定,郑州市农业转移人口在中心城区持居住证落户需满1年。此次调整为不受居住证办理年限和地区属性的限制。二是2019年政策规定,郑州市中心城区租赁房屋入户需满1年。此次调整为不受居住年限限制。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虽有风狂雨骤之时,却以其壮阔深邃,经得起风高浪急。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我国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6亿多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多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国发展站在新的更高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strong>所以怀疑该车辆有重大作案嫌疑”</strong>

  自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征地拆迁、管线迁改、施工道路两侧既有高压线保护、施工工点多、大型吊装作业安全风险高、疫情期间人员和材料进场难、极端高温天气、地下管线保护与迁改等重重困难。中铁大桥局建设者们上下一心,积极协调沟通,攻克各个技术难题,确保工程顺利推进。2022年9月份实现全线贯通后,项目部自我加压,开展“百日”会战,在年底前顺利完成高架通车任务。

  <strong>节前密集通报敲警钟</strong>

  不只在小庙镇,寒冬时节,合肥市各基层党员干部、志愿者积极开展“敲门行动”,为有需要的群体送去实实在在的关爱,让他们温暖过冬、安全过冬。庐阳区海棠街道的社工及志愿者医生走进金荷苑小区,将义诊送到独居老人、残疾人身边;肥西县上派镇珍珠社区敬老志愿服务队挨家挨户上门为辖区内老人提供义务剪发服务;瑶海区方庙街道已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30余次……

林冠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